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人物值得关注,他便是周养浩。1975年,周养浩处于监狱改造阶段,其表面上积极改造的模样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出狱后竟立刻翻脸,声称“我要去台湾”。这一转变着实耐人寻味,人们不禁要问,周养浩当初为何没有直接前往台湾呢?是受到了外部条件的限制,还是有着其他不为人知的隐情?探寻他的这一经历,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特殊历史时期人物复杂的心态和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香港机场有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在迷茫的四处观望,此时他已经六十五岁了,按理说这个年纪应该回到家乡安享晚年,可他却一直在等待前往美国的飞机。
眼看航班就要起飞,老人小心翼翼的拿出特赦证询问来送行的工作人员:
“我如果去了美国,以后还能回到大陆吗?”
“来去自由,如果在美国无法生活,欢迎回来!”
听完工作人员这句话后,老人深情的看了一眼大陆的样子,然后依依不舍的朝着海关走去。这名老人就是军统“三剑客”之一的周养浩,此人曾经犯下了滔天罪行,半辈子都在当反动派的鹰犬。直到踏上前往美国的飞机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是有多么的愚昧。
一、“书生杀手”养成记周养浩1910年出生于浙江江山县,和戴笠、毛人凤是老乡。乍一看此人一表人才,一副读书人的面孔,后来他也无愧于自己儒雅的外表,成功的考入了上海法学院的法律系。
众所周知,戴笠是个认“乡”为亲的人,再加上周养浩出身于法律系,逻辑思考能力优秀,所以周养浩刚一毕业就被戴笠拉入门下,成为了复兴社特务处的一员。所谓复兴社特务处,实际上就是军统的前身。
复兴社特务处刚刚成立的时候鱼龙混杂,毕竟有志男儿都去当兵了,进入特务组织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社会的边角料,地痞流氓居多,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反动特务对待革命人士会如此残忍。
受过高等教育的周养浩到了复兴社特务处之后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工作能力也非常突出,所以深得戴笠、毛人凤等人的赏识。
在抓捕革命人士期间,周养浩不同于那些依靠蛮力的特务。每次执行任务前,他都会做好详细的计划,他精心设计的“陷阱”让人防不胜防,我党的很多地下党骨干都死于他的手中。
周养浩儒雅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个凶狠的内心,所以他便有了“书生杀手”、“笑面虎”等外号。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遭到周围人的唾弃,但是完全符合军统的用人标准。
当时军统有一座专门用来关押进步青年、革命人士的监狱,名叫息烽集中营,戴笠特意派周养浩去担任集中营的主任。
以前这所集中营的主任叫何缉生,此人完全是个莽夫,对待犯人的手段非常残忍,不慎消息流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周养浩接管息烽集中营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他每天对犯人们笑脸相迎,在集中营里置办了肥皂厂、木工厂、印刷室等,将犯人变为他的廉价劳动力。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周养浩不仅赚的盆满钵满,还让集中营内部更加稳定。每个月他还会给犯人们发放一定量的工钱,不过远远低于其劳动力的实际价值。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周养浩对待犯人比较仁慈。当时也有一些人看透了这种管理模式的本质,拒绝充当他的廉价劳动力,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会莫名其妙的消失。
周养浩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他们拒绝改造,所以被调往了其他集中营。但是据息烽集中营附近的居民回忆,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有人撕心裂肺的惨叫。
抗日战争时期,毛人凤极力撮合周养浩和侄女毛超群之间的爱情,最终两人顺利结为夫妻,有了这层关系之后,周养浩没少受到毛人凤的提携,官场上平步青云。
尤其是戴笠遭遇空难之后,毛人凤接管了军统,周养浩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与沈醉、徐远举并称为军统“三剑客”。
相比于面露凶相的沈醉和徐远举,周养浩外表的和善为他赢得了好人缘。比如“西安事变”后被关押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就和周养浩有一定的私交。
即便周养浩的命令是看押杨虎城,但是两人经常一起打牌,关系相处的十分融洽。但是让杨虎城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最后竟然死在了这个“笑面虎”的手中。
1949年,国民政府大势已去,蒋介石被迫下野,由李宗仁担任“代总统”。李宗仁原本是桂系军阀首领,和蒋介石面和心不和,所以这个“代总统”实权有限。
当时李宗仁主张和我党进行谈判,毛主席提出: “必须释放一批所谓的犯人。”
蒋介石得知消息后致电毛人凤:
“马上将杨虎城等人‘处理’掉!”
毛人凤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信任的周养浩。周养浩连哄带骗把杨虎城一家人带到了重庆,并安抚他:
“杨将军只需在重庆小住几日,过段时间总裁就会派飞机把你送到台湾安享晚年。”
杨虎城对这个老朋友深信不疑,毫无防备的住进了周养浩为他安排好的住所。然而,周养浩离去不久,埋伏在住所里的特务便冲了出来,当杨虎城反应过来时,一把匕首已经从背后插入了他的身体里。
堂堂爱国将领最后竟然死于鼠辈之手,实在是令人惋惜。一同遇害的还有,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和他们的孩子振中,振中就是我们熟知的“小萝卜头”。
正当周养浩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执行的时候,上司毛人凤早已登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周养浩这个为军统服务十六年的老特务即将成为国民党的一枚弃子。
二、从“刺头”到“积极分子”
随着解放军挥师南下,祖国的西南地区也即将解放。驻守在云南的国民党将领卢汉率部起义,当时沈醉担任国民党保密局云南站站长,负责监视卢汉。
当时沈醉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权利,他有民航机票的分配权,当时国民党的高官每天都争先恐后的往台湾跑,在云南地区,沈醉无疑是他们眼中的“活阎王”。所以周养浩手上的血腥味还未散去,便前往了昆明与沈醉会合,想要和他一起前往台湾。
结果沈醉是个审时度势的人,眼看国民党这艘破船即将沉没,卢汉的枪口也随时有可能指向自己,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忠于老蒋的心开始动摇。
沈醉刚刚在起义电文上签字,陈赓的部下便把枪口顶在了他的脑门上。沈醉一五一十交代了周养浩、徐远举等人的下落,周养浩见乘坐飞机出逃是不可能了,只好乔装打扮,混在人群中,但最终还是在1949年底被我军抓获。
曾经的军统“三剑客”如今已全部沦为阶下囚,他们先是在重庆白公馆被关押了一段时间,然后被转送到北京功德林进行改造。
功德林号称是“黄埔军校继续教育学院”,如果“有幸”住进此处,没个少将军衔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无论之前多大官,进入了功德林人人平等,这些国民党旧将对待改造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比如杜聿明、王耀武、沈醉等人积极配合改造,早早的离开了功德林,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但是也有一些人,号称“坚守党国最后的尊严”,拒绝一切改造。比如文强、黄维、周养浩,尤其是黄维和周养浩,一个沉迷于研究永动机,一个决绝任何形式的思想教育,二人共同组成了国民党最后的“钢铁防线”。
比起喜欢在思想教育课上放屁起哄的黄维,周养浩对抗改造的方式则显得“高端”不少,当时管理人员经常找周养浩谈话,想让他认识到以前的罪行,但是周养浩毕竟是法律系的高材生,巧舌如簧,经常把审讯人员搞得晕头转向。
有一次周养浩意外发现沈醉揭发了他以往的一些罪行,正好当时二人住在一个监舍。回到监舍后,周养浩随手抄起一个板凳向沈醉的后脑勺砸去: “我死也要拉你当垫背的!”
多亏宋希濂眼疾手快,用自己的胳膊为沈醉挡住了这一板凳,最后工作人员不得不让周养浩换一个监舍。虽说在之后的日常活动中,两人也经常见面,但是从来不交流。
随着一批接着一批的狱友获得了特赦,周养浩的思想也开始松动,他逐渐由一个“刺头”转变成了一个积极分子。
周养浩不再排斥思想教育课,在课堂上认真做笔记,劳动的时候也非常卖力,最终得到了功德林管理人员的认可。
终于在1975年3月,周养浩、黄维等人被最后一批特赦,正当人们都以为周养浩已经改造成功,能够回到人民的队伍当中时,他的一个决定却让人大跌眼镜。
当时针对这这些特赦人员,我党有以下规定:
“凡是愿意回到台湾的,我党应予以发放路费,由工作人员护送其至香港,返回台湾。”
正当人们都以为周养浩经过长时间的改造,已经和蒋介石恩断义绝时,周养浩却说:
“我要回到台湾去。”
虽说晚年时,周养浩也对此进行了解释,当时他的很多家人都在台湾生活,他更倾向于和家人团聚,与蒋介石无关。
但是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周养浩的这一决定无疑会引起别人的怀疑,难道在功德林时的积极表现是装出来的?
如何选择,是他的自由,工作人员还是带着他来到了香港。然而令周养浩没有想到的是,国民党竟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台湾的一些情报人员甚至怀疑:
“周养浩之前一直很‘坚定’,如今突然被释放,他该不会是共产党派过来的间谍吧?”
周养浩曾经对国民党忠心耿耿,如今他却被无端怀疑,这让他感到非常寒心。但是为了能和家人团聚,他厚着脸皮重新递交了好几次申请,但是无一例外,均被拒绝。
曾经的周养浩为军统立下了不少功劳,即便是后来进入了功德林,也不忘忠于国民党,最终导致他最后一批被特赦。但是在国民党蒋介石的眼里,这些表现都变得一文不值,在当前的形势下,他对于国民党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
在香港滞留了140多天后,周养浩心灰意冷,但是此时他已经没脸再回到大陆,只能和在美国上学的女儿取得了联系,准备前往美国生活。
临走时工作人员还对他说:
“如果在美国无法生活,欢迎回来!”
听完这句话后,周养浩的心里五味杂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中国。周养浩到了美国后,深居简出,生活非常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当时一起去美国的还有一名叫做段克文的特赦战犯,此人刚一到美国后便开始四处抹黑我党,甚至还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
当时有一位记者得知周养浩曾经也被关押在功德林,于是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周养浩的住所,并对他进行了采访
:“你能谈谈对段克文这番言论的看法么?当年你也是经历者。”
记者原本以为周养浩会和段克文一样痛批我党的政策,但是周养浩却说:
“一派胡言!我能和家人团聚,说到底要感谢毛主席、共产党的伟大政策,段克文就不是个东西!”
晚年的周养浩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国民党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依然丢掉了江山,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即便是国民党愧对于他,但是他在晚年依然十分关心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时刻盼望着祖国的统一大业能够实现。1990年,80岁高龄的周养浩在美国病逝,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还为他敬献了花圈。
从一个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到一名默默无闻的美国华人,从年轻时的杀戮到晚年的醒悟,回顾国共之间的历史,周养浩其实也只能算是一个小人物。
看似两段毫不相关的人生,实际上都是命中注定,一个人只有坚定不移的站在人民的一边,人生的意义才能体现。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