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公义胜私欲,是为政者应当秉持的重要准则。在当今时代,公义代表着公平、公正,是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石;私欲则是个人的不当欲望,若不加以克制,极易引发诸多问题。为政者肩负着治理国家、服务人民的重任,只有将公义置于私欲之上,才能做出公正的决策,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若私欲膨胀,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便会滋生,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秩序。公义胜私欲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为政者实现良好治理、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原文】
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荀子·修身》
【译文】
君子贫穷困窘但志向远大,是因为他要弘扬仁德:富裕高贵但体貌恭敬,是因为他要减弱威势;安逸但精神不懈怠懒散,是因为他选择了合理的生活准则;疲劳但容貌不无精打采,是因为他爱好礼仪;发怒了也不过分地处罚别人,高兴了也不过分地奖赏别人,这是因为他奉行礼法的观念胜过了他的私情。……
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欲望。
【读解】
人生在世,必然有追求个人情趣的需求。但是,个人的欲望必须接受“礼”的规范和“义”的约束,应当正确处理追求与厌恶、取得与舍弃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度”。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