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默默奉献的杰出女性。聂荣臻夫人张瑞华便是其中一位。她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献给了国家,在长达40年的岁月里,尽管为国辛勤付出,却始终未升职。但她从未有过怨言,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使命。她与聂荣臻元帅携手走过风雨,相互扶持。他们的独女聂力更是巾帼不让须眉,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中将。张瑞华以坚韧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继续拼搏。
1992年1月,聂荣臻元帅叫秘书在他的办公室里挂一张放大的毛主席像,他说:“现在眼睛视力不行了,小了看不到。”
毛泽东对于十大元帅基本都有过评价,他曾评价彭老总:“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又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可是他曾两次用同一句话评价聂荣臻:
后来,他经常躺在躺椅上,偏过头去,凝视那张巨大的毛主席像,他的眼神仿若穿过了相片又回到了当年毛泽东带领他们打仗的岁月。
聂荣臻与毛泽东
1992年5月,没有任何疼痛的,不知不觉间,聂帅在睡梦中安详离去了,他的那颗跳动了93年的心脏,戛然而止。
这颗巨星,成为了最后一位辞世的开国元帅,终年93岁。
聂帅离世后,遗体火化,部分骨灰埋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颗苍翠的柏树下,他平生最喜松柏,喜欢它不畏严寒,不惧风雨的精神。
3年之后,聂荣臻元帅的夫人张瑞华也离开了人世,这位为了革命与聂荣臻将军曾经分离多年,此后相伴半个世纪的老人,骨灰也安葬在了那颗松柏之下,永远合在了一起。
仿若六十多年前,两人将简单的行李合在一起,就算结婚了。
聂荣臻与夫人张瑞华
1899年,生于清朝末年的聂荣臻,13岁时在外读书,而他的母亲当时病重,为了“冲喜”去病,聂父,就给13岁的聂荣臻物色了一门亲事。
她叫龙升贤,是封建时代的小脚女人,比聂荣臻大两岁,聂荣臻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到了结婚那天,急坏了的聂父竟然让聂荣臻的小舅唐富华假扮新郎,将龙升贤娶回了家。
这也开始了龙升贤悲凉的一生。
她勤劳朴实,很能吃苦,聂荣臻在外求学回家的次数不多,可只要回家,聂父就把他赶到儿媳房间住宿,整整7年时间,龙升贤都未曾怀孕。
聂荣臻在发射场看望官兵
因为这段包办的婚事是强扭的瓜,他不想做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20岁,正当弱冠之年,聂荣臻怀揣富国强民的壮志,去了法国留学,开始了辉煌而艰辛的革命历程。
而龙升贤独居一生,也不愿嫁人,1988年,91岁的她在临终前托人问候聂帅,当听到他身体安好后,微笑着合上了双眼,走完了她漫长的一生。
聂帅派了专人料理她的身后事,还以聂家全家人的名义送上了花圈和挽联,上面写着:
聂荣臻故居
1924年聂荣臻任黄埔军校秘书,后被派往上海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聂荣臻去往香港,主要任务是收容起义之后来这里的幸存者,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生挚爱——张瑞华。
1926年,张瑞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仪式上,张瑞华眉清目秀的模样深深刻在了聂荣臻的心里。
张瑞华当时是组织里的机要交通员,负责传送党的机密要件,当时19岁,那时为革命东奔西跑的聂荣臻已经28岁,依然孤身一人。
张瑞华的出现让他心中泛起了涟漪,他鼓起勇气对张瑞华说:
当时张瑞华十分害羞,满脸通红,聂荣臻离开后,她回忆起这个细高个,长方脸的同志,在广州起义中指挥若定,英武神勇,是个能文能武的儒将,这样的人,也让她动心了。
1928年4月,没有媒人,也没聘礼,也没有任何仪式,两人把自己的行李合到一起,就算结婚了,唯一的见证人,就是来秘密拜访的周恩来。
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
聂荣臻的工资是每月15元,张瑞华7元,那个时候革命工作者都极其艰辛,连小菜都买不起的两人,只有嚼点咸萝卜下饭。
聂荣臻就两件衣服:一件白衬衫和西服,每天工作换着穿,在家里舍不得,就穿着小背心。
张瑞华也只有两件旗袍用于出门穿,生活虽然艰苦,但心意相通的两个人,很是满足。
1930年,聂荣臻被调往上海,他化名李先生,张瑞华这时也有了身孕。
聂荣臻当时的工作极其危险,由于长期担忧丈夫安全,精神高度紧张,她经常半夜惊醒,头痛心慌,得了神经官能症,这种病痛一直持续到她的晚年。
1930年底,他们唯一的女儿聂力出生了,可是一家三口仅仅相伴15个月,可是上海的地下工作越来越难,聂荣臻受到指令要去苏区工作,张瑞华在上海仍然做着机要交通员。
四年里,聂荣臻一直与妻子分居两地。
而张瑞华有一次被捕后落入敌手,不管敌人如何逼问,她一口咬定自己是农村妇女,带女儿来上海找丈夫,敌人扬言要把她女儿送到孤儿院。
张瑞华视死如归的喊道:
幸运的是,她们被抓的是英租界的监狱,一个月来见问不到什么东西,将他们放了,实行严密监视。
机警的张瑞华趁一次机会,甩开了敌人,组织上安排她们去陕北与聂荣臻相见,历经十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陕北。
那时候聂荣臻为掩护中央,率战士在湘江渡口与十万敌人展开搏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牺牲,历经九死一生的聂荣臻,在战火中挺了过来。
这时,他们已经4年没有见面了。
张瑞华见到丈夫后热泪盈眶,心中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夫妻好不容易相见,那孩子呢?
那时女儿聂力早已在组织负责人毛齐华的建议下,寄养在了毛齐华上海嘉定的农村老家。
没有见着女儿的聂荣臻,心中自然难受,而与妻子张瑞华也只见了3天,就要分别,这次一别,再次相聚竟然已是10年后。
聂荣臻与张瑞华
而他们的独生女聂力,因为被寄养在贫苦农村,从小被学会了帮人带孩子,做农活,家里没有吃的时,甚至要去讨饭。
13岁时她又进了日本统治的纱厂当童工,受尽了剥削与压迫,过着非人的生活。
百团大战之后,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聂荣臻总司令率领部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殊死的搏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周恩来利用国共和谈之机,托人在上海再次找到了聂力。
此刻聂力已经15岁了,早已忘记了父母的样子,组织派人接到了聂力后,途经北平,叶剑英将军见到这个大姑娘后,十分感慨,就问她:
聂力摇了摇头,叶剑英一阵心酸,指着聂荣臻的照片告诉她:“孩子,这就是你爸爸啊!”
14年来,别人都说她是野孩子,谁能不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呢?1946年,聂力来到了张家口聂荣臻的住地。
张瑞华看到孩子后,已经激动到手都在颤抖,近10年没有看到孩子,母女抱头痛哭。
而她自己,也是一个月前才从延安步行来到张家口的,上一次见到丈夫还是10年前,只相处了3天就匆匆离别。
聂荣臻看到女儿后,手指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张保存了14年的照片,那是聂力一岁时,张瑞华寄给他的照片,他笑着笑着,眼眶湿润了:
左三 聂力
在聂帅的安排下,15岁的聂力才进入学堂,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学龄较大,她很难为情,聂荣臻告诉她:
在聂荣臻的教导下,女儿发奋努力,很快成为全校成绩最优的“大”学生。
可是,仅仅过了半年,解放战争打响了,聂荣臻将军又要走向战场,张瑞华写信给他倾诉离别之苦:
直到1949年的2月,三大战役全部结束,聂荣臻将军一家人才真正的在北平团聚。
聂荣臻全家福
他一生厚道,夫人张瑞华在1952年定级别时就是国家级8级干部,直到1995年去世,依然是8级干部,接近半辈子没有调过级,身边人本想反映,可聂帅却说:
在坐车方面,聂帅对家人更是严格规定,要她们自己坐公共汽车,有一次张瑞华在乘车去上班时,还自己带饭,因为公交拥挤,不小心被记下来摔破了额头。
但她依然乘坐公交,并对女儿聂力说:“你爸的车,不该我们坐,我们坐上了心里也不踏实”。
在教育上,对于唯一的女儿聂力也是从不搞特殊,让她靠自己一步步努力,并告诉她国家正在建设时,应该做带头人,有着艰苦朴素的精神。
聂荣臻与夫人张瑞华
聂荣臻被评为十大元帅后,带着科技强国的夙愿,他分管着新中国的国防科研工作,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后半生,被誉为现代中国的“军工之父”。
他的献身精神,也同样影响了女儿聂力,1960年,聂力从苏联学成回国,从事国防科技战线工作,她从实习员,技术员干起,一步一步干到研究室主任,直到国防科主任。
临终前,他对聂力说:
聂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女中将
1993年,她晋升为中将军衔,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女中将,可惜在一年前聂帅已离开人世。
1995年,聂帅夫人张瑞华逝世,夫妻相伴60载,在北京八宝山的那颗松柏下,两个为革命付出一生的英魂,长眠于此。
我是@河东狮子,感谢关注。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