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口喜剧的舞台上,有一位名叫啸雷的演员正怀揣着独特梦想奋力前行。单口喜剧作为当下热门的喜剧形式,以其幽默、真实、直接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啸雷置身于这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他渴望用自己的表演为观众带来无尽欢笑。每一次登台,他都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化作幽默的段子,在小小的舞台上绽放光芒。他的梦想不仅仅是逗乐观众,更是希望通过单口喜剧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更多人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片刻轻松与快乐。而他也在不断努力,向着梦想一步步迈进。
2020年,啸雷经历了一段难言的日子。那时候,接连经历疫情停摆、团队演员出走,唐蒜铺子迎来了艰难的一年。
作为唐蒜铺子创始人,啸雷需要面对、承担更多。他不再只是演员啸雷,还是老板啸雷,西安脱口秀开拓者啸雷,越来越多的角色被安在他身上。段子自己说不够,还要培养新人演员,规划团队后续发展……
在不断试错、又努力前行之中,逆转就这样发生了。
他的经历也是脱口秀在西安的发展经历,更是一个关乎挑战自我、实现价值的故事。
2021年2月初,《城市生存法则Live》和唐蒜铺子创始人啸雷进行了一次谈话。
- 01 -
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
那时,唐蒜铺子2020年的封箱演出刚刚结束,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团队对来年的演出士气高涨。啸雷坦言,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外的意料之中”。
/受访者供图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停摆,唐蒜铺子的线下演出同样陷入停滞。创始人啸雷只好另辟蹊径,想要尝试线上直播等互联网宣传。就在前期准备时,团队演员因种种事由推辞,直播便没了下文。
疫情结束即将复工之际,啸雷又意外地得到了部分演员决定离开,自立门户的一则通知。这样的结果或许早有铺垫,作为西安唯一一位全职单口喜剧演员,啸雷想要将唐蒜铺子进行公司化运作,打造西安独特的单口喜剧品牌。
/受访者供图
但部分演员迟迟不签约,执意野蛮生长。演员离开,让啸雷顿时手足无措。好在,唐蒜铺子在2019年做过四期新人培训,有20多位新人演员储备,于是他索性签下新人演员,加紧培训。
2020年6月的首演如期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他从忙碌之中回过头发现,新建团队的影响力势不可挡。加之线上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的助推,和疫情期间观众所经历的短暂压抑,脱口秀逐渐“破圈”扎根在了人们的心中。
唐蒜铺子在经历了前期的扎实打磨之后,成为了那簇燃烧得越来越旺盛的炉火。
一切实属意料之中。“演出票卖得很好,演员的状态都很到位,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 他形容自己体会到了“老父亲”一般的心情: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德善妈妈一直忙碌于照顾几个孩子,但一夜之间孩子们就突然长大,这让习惯性照顾儿女的母亲不免有些失落,但又深感骄傲。
/受访者供图
“老父亲”啸雷也体会到了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同时他深知如今团队内演员们的状态很好,也很难得。
从最开始啸雷一人爆发了所有查克拉能量,在2015年结束西安音乐厅的千人专场脱口秀演出后,一鼓作气成立了西安脱口秀俱乐部,后更名“唐蒜铺子”。随后又在2017年注册成立陕西唐蒜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受访者供图
公司注册成立那天,他在微信公众号里写道:
“搬进新办公室,这意味着即将三十五岁的我,正式向所谓的创业迈出了小且深刻的一步”。
啸雷说自己算是单枪匹马“扛”着唐蒜铺子走到了现在,但也就是在今年这半年时间内,他发现“不用我一个人扛了”,因为这个团队里有了一群非常喜欢单口喜剧的人,在唐蒜铺子的舞台上,迸发出了更加强大的查克拉能量。
/受访者供图/受访者供图
唐蒜铺子在西安成为了那一片大家能够创造好喜剧内容的沃土。
- 02 -
不接受重复与单调
对于演员来说,线下是根,段子好笑与否,观众会立刻给到反应:讲热了,观众会立刻叫好,讲冷了,也会瞬间鸦雀无声。
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成为他们迷恋舞台的原因之一。这无疑是场冒险。
啸雷也确信自己,对舞台仍有新鲜感与渴望,这种感觉从未消失过。/受访者供图
西方脱口秀可以谈论任何事,但在中国,观众很容易变得警戒起来,这就需要微妙的拿捏尺度。尽管如此,如今的啸雷还是希望能做出更高级内容,也就是那些能表达自己内心的东西。他认为高级的单口喜剧应该是有观点的,言之有物的。
“我觉得喜剧的内容没有限制,也是可以被冒犯的。我想讲的内容有很多,比如社会热点,比如人们的变化,还有男女关系等。每当我尝试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就很难被一般的内容所满足了。”
/受访者供图
啸雷想要不断探索本地观众对于单口喜剧那个潜在的临界点,然后再逐步突破那条防线。
但这的确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在这过程当中难免遇到瓶颈。
在面对是否担心舞台上的自己太过于锋利时,他回答:“总有一天刀会钝的,如果当下不锋利,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况且我一直都在一定的安全领域内发挥,相比之前我会考量更周全一些。”
/受访者供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状态的改变,也让他对内在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探索。随之而来的代价是:2020年12月,他在团队最忙碌的一个月里决定休息一周。“我让他们都别找我,也别让我演出。”那几天,他独自在家里躺着、玩游戏、偶尔一个人出门逛逛。
这看似“不顾全大局”的行为,却是他仅有的喘息机会。
“因为演出了太多场,导致我有时很反感自己所讲的东西,我没有办法允许自己去讲那种都快倒背如流的段子,甚至于我刚一张嘴就知道梗在哪,如果逗笑不了自己就逗笑不了观众。我做不到逐字逐句的倒背,更做不到一味的复述。”
/图源《圆桌派》
在现场留有即兴发挥的余地是他的底线,“否则我干不了这个事儿”,啸雷说。多年的省台主持经历里,他亦是如此。曾经他有次连续录制7遍开场,但每次都不太一样。问到个中缘由,啸雷只能回答“我也解释不了,就是不能允许自己毫无变化。”
/受访者供图
想要挑战不一样是他的本能,这条路越走注定需要突破的就越多,也越难。从电视台离开的啸雷只是想证明自己,从线下单口喜剧,到组建团队,再到如今公司化运营,他一直想做不一样的事情。“如果大家做得都一样,那我就觉得没意思了。”
啸雷形容离职的过程跟离婚一样。“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很多,办个证,走个流程,也就离开了。” 这次经历让他第一次觉得个体其实很渺小,即使供职多年,但是离开也就只在一夕之间。好在,那段职业历程里的啸雷内心没有遗憾,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一切。
/图源纪录片《奇妙之城》
“人生不过就这一辈子,我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生命,现在无非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尽可能做完自己想做的事。”
于是,纹身、染头发、做单口喜剧,很多从前没有过的尝试他一一实现。
- 03 -
真实与自我
中国的喜剧传统如相声、小品、二人转,往往是师父带徒弟的传承模式。但脱口秀似乎完全没有门槛,表演者可以是任何职业,也不强调性别。
可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几乎没有表演经历的人来说,上台站在麦克风前讲笑话,是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而讲的笑话没有人笑,也可能变成挥之不去的噩梦。
/受访者供图
“讲脱口秀这个事一个需要天赋,另一个是真的需要努力,不然上几次台之后,不论是外界因素影响还是演员自身都会有很大压力。”啸雷说,这种压力足以击退一个脱口秀爱好者的热情。
所以在单纯的喜欢之外,努力也不能少。啸雷形容自己写段子是24小时制的,无论任何时候,想到就立刻拿出手机记录下来。他把这视为一种训练,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找梗的能力。“灵感出现的时候就要抓住,毕竟这是内容创作者的饭碗。”
他坦诚自己不是有大段空余时间看书的人,反之他更擅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吸收资讯。“我每天会坚持刷抖音,发现很多新奇的玩法,也会发现有很多有趣的梗,这些都会给舞台上的表演带来一些好玩的前提。”
/受访者供图
人生本就是一条单行线,重点是学会如何发散,在单口喜剧的创作阶段也是如此,怎样能够吸收更多素材?信息时代这么多信息,创作者们的脑子一直在转动,一直在思考。“创作是随时随地的,很多东西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来自于书本,最主要是演员的真实经历”,啸雷说。
在舞台上做自己,是啸雷自始至终信奉的真理,也是这一切的前提。
所谓真实,就是演员在观众面前没有丝毫遮掩。就好像一张未经修饰的原图,那种真实感可以让观众卸下所有防备。“其实观众很容易笑出来,即使是最不苟言笑的西安人。毕竟舞台上单口喜剧演员的讲述技巧,以及开场前的主持人互动部分,其实都是在帮助观众卸掉防备。”
/受访者供图
舞台是自带魔力的地方,因为它属于另一个次元。唐蒜铺子的另一位演员杨乐,就是在不断的表演中找到了“打开自己”的契机,用最真实、真诚的状态与观众对话、交流。啸雷也在不断鼓励团队中的演员:“要做一个很真实的人,敢于表达, 有什么想法先说出来,无论好笑与否,观众都更乐于倾听。”
/受访者供图
在聊天真人秀节目《圆桌派》中,嘉宾周轶君说到,“不是一个人讲了一个有趣的笑话,大家才笑”,而应该是“一个有趣的人讲了一个笑话”。在啸雷眼中,一个好的单口喜剧演员的前提是做一个有趣的人。
“演员心里一定要有能驾驭那份乐趣的一方天地,加之强烈的表达欲望,才能更有勇气站上这个舞台。”
虽然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发笑,但笑本身并不追求完整事实的传递,而是情绪的爆发和感染。演员在让观众发出笑声的同时,也获得了宣泄与满足。
/图源《圆桌派》
如今,唐蒜铺子团队也有了一些商演机会,但商业演出不同于常规演出。“常规演出的观众是买票奔着唐蒜铺子而来,但是商业演出的观众是客户。客户首先有些懵,我们演员又要为演出负责,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在场的受众大概率和演出不匹配,但是又得继续演。”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1、12月份,商务团队就一直在接商演,接到最后我都不敢再让她接了……” 啸雷总结为“这是兴趣转为职业之后,必经的道路”。但在他看来,更大的满足感还是来自讲好脱口秀本身。
“你能演好,观众喜欢看,这个给你的鼓励还不够大吗?”/受访者供图
除了满足与鼓励,唐蒜铺子与啸雷也因为单口喜剧收获了其他东西——水到渠成之后必然会有一个转折。面对瓶颈,啸雷并不将其称之为瓶颈,他更愿意理解为
“是绵延的水流经历了一个迂回的弯儿”。当水流重新绕回之后,为了减轻冲击,就需要不断蓄势,啸雷深知此时掌舵就需要更稳,才能更猛,只等“飞流直上三千尺”。
- 04 -
舞台之下
在舞台上把所有人逗得前仰后合、赢得掌声与笑声,固然是件很过瘾的事情,但热闹与喧嚣之后,啸雷也很享受在空无一人的房间,安安静静呆一下午。
“人都是有一个能量守恒的,你消耗多少能量,内在就要稳住多少,得让自己静下来。”十几年的娱乐主持生涯, 让他有了一个自如切换状态的开关。下了节目的他往往是安静的、话少的,且时常记不得自己一个小时前在节目上都说了什么。
/图源纪录片《奇妙之城》
在城市纪实探索节目《奇妙之城——西安篇》中有个细节:在遍地都是历史古迹的西安,啸雷和老友的休闲模式,也有着独特的“仙气”——去兴善寺,喂鸽子、喂蚊子。啸雷自嘲说:“这是中年人避世的一种方法。”
生活中的啸雷,重心也和常人一样,无外乎是妻女与父母。他认为婚姻中最大的尊重就是,两人可以过各自想要的生活。他不会对妻子有家庭主妇式的刻板要求,妻子也不会要求他做不擅长的家务。
/图源新浪微博
“说实话,我是一个在家里不怎么操心的一个人,平常的生活只要舒心、随性一些就好了,不管钱挣多挣少,只要家人开心,够吃够穿就足够。”
女儿的出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啸雷。他逐渐多出了一份耐心,在和女儿相处的时刻里,他也重新反思了自己身上那些毛毛躁躁的小问题。“我清晰地知道自己身上一些缺点,也不愿意在女儿面前表现出来。”
/受访者/受访者供图
啸雷写过很多关于女儿的段子,有儿女的观众听到也有感受的共鸣。他说:“孩子就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
他形容自己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虽然周身刀枪不入,但就如“阿喀琉斯之踵”传说一样,脚踝成为他惟一的致命之处——女儿就是啸雷唯一的“死穴”。
所有人都见证了他在舞台上的锋利时刻,却未必知道他在生活中对女儿的付出与妥协。身为父亲的啸雷,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
“我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过得开心,健健康康就行。至于以后的人生,我还是尊重她的选择。”转变为父亲的角色之后,啸雷时常会想到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经历,发现无非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受访者供图
父母放手让他追逐自己的热爱,也是一切的前提。“我想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如果不成功那我认了,但我必须自己先尝试。这谁都阻拦不了,所以父母也就任由我闯荡了。”凭着一腔热爱,他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脱口秀的本质是自我表达,而不仅仅是笑话的串烧。并非科班出身的他,自学吴宗宪,加之强烈的表达欲,让他对单口喜剧的的热忱愈发高涨。
/受访者供图
从前做主持人时,他坦言自己的梦想是希望10年之内,让啸雷这个名字在西安能成为和钟楼一样,是个让这座城市骄傲的名号,但那时的他没有做到。
后来,站上唐蒜铺子的舞台,明亮的灯光打下,一切都在改变,啸雷似乎更加自信了。
他在台上与观众互动,这些举动与引来的笑声,是他实现梦想的证明。“希望有一天,唐蒜铺子成为人们来西安的必打卡项目之一。”啸雷说着笑了起来,“逛完钟楼、大雁塔,吃碗泡馍,再来唐蒜铺子看一场演出。这样我就很有成就感了。”
- END -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