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沙镇宛如一颗镶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南面的璀璨明珠,它三面环海,距离市区 32 公里。全镇处于滨海前沿地带,总面积达 86.59 平方千米,年均气温 23℃,四季无雪,降雨量约 2200 毫米。企沙镇下辖 12 个行政村和 2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7 年总人口 43096 人,以汉族为主。这里拥有长达 51 公里的海岸线,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年总产量位居全市第一。盛产鲈鱼、鲳鱼、红鱼、石斑鱼、鲻鱼、沙虫、海蜇、泥丁、沙箭鱼等,水产养殖方面有对虾、青蟹、文蛤、珍珠等。企沙港航道深邃,水面宽阔,是优良的避风港,可同时停泊千吨级轮船、渔船,水上运输近可通至东兴、防城、北海、钦州,远可达海南、广东、福建、香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企沙镇
企沙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南面,三面临海,距离市区 32 公里。全镇地处滨海前沿地带,总面积 86.59 平方千米,年均气温 23℃,全年无雪,降雨量 2200 毫米左右。下辖 12 个行政村和 2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43096 人(2017 年),以汉族为主。有着长达 51 公里海岸线的企沙镇,渔业资源丰富,年总产量居全市第一位。盛产鲈鱼、鲳鱼、红鱼、石斑鱼、鲻鱼、沙虫、海蜇、泥丁、沙箭鱼等。水产养殖有对虾、青蟹、文蛤、珍珠等。企沙港航道深,水面宽,是良好的避风港。可同时停泊千吨级轮船、渔船,水上运输近可通至东兴、防城、北海、钦州,远可达海南、广东、福建、香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中文名称
企沙镇
外文名称
Qisha Town
行政区类别
建制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2 社区、12 行政村
历史沿革
2012 年 8 月 17 日,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在广西东兴宣布启动,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包括广西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区防城镇、江山乡、茅岭乡,国土面积 1226 平方公里,总人口 43.3 万人,陆地边界线 100.9 公里,大陆海岸线 537.8 公里,拥有 2 个国家一类口岸。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唯一既沿海又沿边、跨一市二区且面积最大的试验区。企沙半岛作为港口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 企沙镇港口资源潜力巨大,企沙东岛及企沙南港区位于企沙半岛东南部。东岛为通过围填海方式建造的人工离岸岛,规划面积约为 62.25 平方公里,新增港口岸线约 25.36 公里,可建成 1 - 40 万吨级泊位 76 个,设计年吞吐能力 3.4 亿吨,产业初步定位为建设现代能源化工基地,预计年产值超 2000 亿元。企沙南港区为连陆域港区,规划面积约为 37.69 平方公里,新增港口岸线约 36.29 公里,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 124 个,设计年吞吐能力 5.96 亿吨,初步规划定位为现代化公共港区。[3]
近年来,大量外地人随着防城港的两个“天字号工程”涌入企沙,两个项目都入驻了企沙镇最南端的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其中一个是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另一个则是金川集团有色金属加工项目,前者投资 640 亿元,后者投资 300 亿元,即使放在全国,规模也算庞大。金川项目早在 2010 年就动工了,而武钢防城港项目也在 2012 年 5 月底开工。[4]
企沙是自治区规划中的临海工业区,注重发展与港口服务相关的工业企业,现有船舶修造、制盐、五金修理、水产品加工、纺织、建筑、运输及海产品加工等多种产业。企沙是广西重要的海产品集散地,产品远销国内及东南亚各国,贸易兴旺,市场繁荣,拥有各类交易场地 2 万多平方米。镇内有天然浴场天堂滩,闻名遐迩的玉石滩、沙耙墩,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石龟头海防炮台及我国华南第二大海港灯塔,是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经济
农业
港口区企沙镇农业农村经济呈恢复性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2005 年该镇农业总产值达到 3.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450 元,增长了 11%和 10%,是近年来最大的增幅。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企沙镇按照中央“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城乡统筹抓、工农一起抓”的要求,政府行为积极引导扶持,努力提升农业综合地位,从五个方面引领农民增收。 抓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适度调减部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市场适销、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企沙镇三面临海,沙多泥少,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条件较好。几年来,农户发展种植花生、木薯等经济作物,该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到镇外引进广东、福建等地商贩到各村点收购,增加了农民收入。共种植良种花生 6735 多亩,总产量达 629 吨,创收 300 多万元。
种植花生
工业
该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视电话,部分的村拉通了自来水,安装上了闭路电视,城镇和农村的电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以防城港发电厂、沙企一级公路、东部渔业码头等重大项目的落户企沙为契机,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作为广西重点推进的大型临海工业园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区就位于企沙镇域内,[4] 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区正在抓住钢铁、核电、金川三大“天字号”工程推进的机遇,完善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以工业港为主导的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工业港区和超千亿产业园,成为防城港进入沿海开放城市前列的助推器。[2]
海水开发
近年来,该镇除了在技术上加强对农民培训的同时,按照区内统一部署,规范了养殖面积和位置,使全镇养殖业呈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全镇已有 1000 多户农民搞海水养殖业,海水养殖面积达 16385 多亩,养殖品种包括对虾、文蛤和大蚝等,养殖户年创收上万元。其中对虾养殖面积达 7000 多亩。全镇发展规模养殖场 3 个,规模养殖户 55 户,共出栏肉猪 1.2 万头、鸡 30 万羽、牛 1100 头、羊 800 只,年创养殖效益 1600 多万元,户均年增收 2000 多元。该镇共修建村级道路 6 条总长 36.5 公里,总投资 41.3 万元。投资 60 多万元修复了积沙和虾塘江海堤,投资 7.5 万元除险加固了各村的山塘水库 12 座。
边境口岸
企沙港边境贸易口岸,是 1994 年 10 月经国务院批准、1995 年 5 月 9 日验收合格正式对外开放的沿海边境贸易口岸之一,位于北部湾的以广西第二大渔港著称的企沙港湾内,距离越南四屯、永实岛约 10 海里至 28 海里之间,距离越南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海防港约 81 海里。设有海事处、边检、海关、检验检疫局、边贸管理等部门。企沙港港湾约 4 平方公里,最低潮位时港湾深约 2 米,航道长约 2 公里,最低潮位航道最浅的地方只有 1.4 米,高潮位可达 4.2 米以上,船舶的进出港受潮位的影响较大。企沙港边境贸易口岸包括卫东码头、德城码头、水产码头、白牛万码头、大万码头五个小型商贸码头,其中千吨级泊位 3 个、500 吨级以下的泊位 15 个,各码头内有仓库 27000 平方米,堆场 66200 平方米。现有一般货物的 5 吨装卸设备 3 套,煤炭装卸设备 5 套,年综合吞吐能力可达 60 万吨。2004 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1.95 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为 17161 万元人民币,出口为 2392.8 万元人民币;总成交量 53.2 万吨,其中进口 50.33 万吨,出口 2.93 万吨。口岸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白水泥、建筑用玻璃,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矿产品、煤炭、原木。
劳务输出
抓好劳务输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企沙镇人多地少,为了促进农民增收,镇里采取积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去的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多渠道为农民联系外出务工。一方面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抓住每年 1 - 5 月份海蜇捕捞旺季,积极内引外联客商到镇里加工收购海蜇。共有 40 多户客商到镇里投资建设海蜇加工厂(点)12 个,面积达 26700 平方米。1 - 3 月份,全镇海蜇生产总量达 1600 吨,产值 1300 多万元,加工海蜇的农民 1560 人,占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加工海蜇的农民日最高收入达几十到上百元,整个海蜇捕捞季节下来,农民人均收入将近 5000 元;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能人带动、政府组织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有关部门牵线搭桥新增向珠三角等地劳务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15049 人(次),人均月收入达到 780 元。为农户增收创造了良好因素。抓好城镇化建设和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近年来,该镇相继上马建设并竣工的有林海冷冻厂、潭景冷冻厂、恒丰冷冻厂、泰昌海产品加工厂、新飞泰海产品加工厂等 13 家海产品加工厂,以这些海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4]
企沙渔港美食节
企沙渔港美食节是港口区委、区政府为丰富人民生活内容,打造企沙旅游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于每年 12 月左右举办,活动划分为:特色海鲜美食活动、文化活动、旅游活动、经贸活动等多个板块主题活动,每个板块的活动都丰富多彩、亮点突出。还设置有中华美食展区、企沙特色原生态海鲜美食展区等共有 100 个展位。
美食节将邀请两广著名烹饪大师用百种天然海鲜、企沙海猪为主料烹饪、表演制作百鲜宴、烤全海猪,并进行现场爱心拍卖和捐赠活动,这两大表演项目将成为最大亮点;而企沙铁板鲈鱼、企沙焖狗爪螺、企沙炭烤鲳鱼、企沙烤鱼腩等,海鲜美食主料均是从海中捕捞的,由游客和专家评委共同组成评委会进行品评,打造企沙特色的海鲜菜系,这是美食节组委会精心策划的第二大亮点。[5]
榄山古渔村
榄山古渔村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半岛中段东部沿海,地处钦州湾西湾,距离防城港市中心约 25 公里。村域占地约 400 亩,村前为一片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浅海沙滩;全村共 73 户 290 多人,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养殖和捕捞沙虫、泥丁、青蟹、文蛤、对虾等海产品。村域树林清幽,怪石神奇,碉楼威严,是一个具有独特林相、古院、滩海以及悠远村史文化的自然村落。榄山古渔村是广西现存较完整的古渔村之一,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北部湾沿海渔村历史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古渔村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为防城港市著名旅游景区。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