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河八百载古槐沐雨经风,朝繁叶茂。
☆槐河拟依托古槐建博物馆。
古树名木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它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是一件“活文物”,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如今,在城市的发展中,正定新区的槐河社区、幸福屯社区面临征迁,三棵见证历史沧桑的古槐树将规划保留,为这座城市留下记忆和乡愁。
八百年古槐沐雨经风朝繁叶茂
这棵八百年古槐,位于正定新区槐河社区原来的大部队内,远远地就能看到朝繁叶茂,翠绿稠密,树有两层楼高。走进院落,发现树特别粗,四五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其周围用水泥做了树池进行保护,还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有“千年古槐”四个大字。仔细观察这棵古槐,可以发现其树干中间已经空了,石碑一定程度上也支撑了其主干,延伸的槐干也部分进行了固定。
“这棵古槐树经过鉴定,有840多年历史了,比我们槐河村历史都长。”槐河社区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李金生介绍说,槐河社区(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始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移而来,因处于滹沱河北岸,地势较低洼,除滹沱河,周汉河,太平河外,还有一些小河汇聚流经此地,人们便取众河汇流之意给村落取名槐河,沿用至今。15年前,村里曾经出资对这棵古槐树进行过加固,对其进行保护,并且这棵古槐已经挂牌入库城市古树。
槐河人:“想起家乡 首先想到这棵老槐树”
这棵古槐树是谁栽的?已经无从考证。之前这里是三官庙大殿,建国初期成为学校,再后来又成为村大部队。历经800多年风雨洗礼,这棵古槐在居民心中都有着极高的地位。村里最年长的101岁老人李大娘(名字就叫李大娘)耳不聋眼不花,站在这棵老槐树下回忆起过往,感慨万千:“这棵老槐树曾经被雷击过,但现在依然长得这么壮,生命力特别顽强!”
“想起我的家乡,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棵800多年的老槐树。”从槐河走出的市社科院的刘微炜对这棵古槐情有独钟,这棵树承载着村里几代人的记忆。特别是当槐米飘香的时候,满树黄色的小花,如同黄色的祥云,让整个村落都变得异常美丽。千百年来这棵老槐树依然挺立不倒,并且朝繁叶茂、郁郁葱葱,散发着勃勃的生机,这正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千百年来,老槐树见证了这一方水土的风物变迁,也目睹着村民们的喜怒哀乐。“村子马上要征迁了,只要老槐树在,村子的根就在,将来无论村子搬迁到哪里,这份记忆和乡愁永远不会消散。相信村民们将来一定会带着他们的后人,一次次返回老槐树这里,开启他们的寻根之旅,回忆并讲述这些曾经的故事。”
为此,他曾经还特意写过一首《槐河古槐赋》,对老槐树进行描述和赞颂。“谁把银钱满桠栽?谁将绿玉细剪裁?谁经龙虺身犹健?谁蹈空心奋志开?唯有槐河家乡老槐树,佑民佑土苦护爱。如如不动历沧桑,数百年间添翠黛。纵使雷轰风雨催,不改清香叶四立。共证悲欢与离合,静看花开与花飞。誓将故土成新忆,只盼新区扬善德。佑民安乐乐无疆,不生别怨与乡思。但信古槐能神预,得来福气自长留。”
洪水中古槐救了幸存村民
为了留住槐河记忆,槐河人特意编撰了槐河村史,其中专门有一篇是记录这棵老槐树的:“古时候一场大水,百姓人群四散逃荒,唯独留下一棵老槐树,在经历了一千多年(八百多年)的酷热风干,依然在中国大地上堂堂站立,这给现代的人们带来多少思索和遐想?”“问询老槐树,你是何年所生?默默无语,没有几人能回答。大水来后,只有逃命的几人,他们抓住老槐树的树枝留下幸存。在经过生与死的博弈,战胜了水患,留了下来。”而如今,经过600多年的发展,现在槐河已经发展到3200多户1万多人。但槐河人的记忆中永远铭记着这棵古槐树。
依托古槐建立“槐河记忆”博物馆
这棵历经八百多年岁月的古槐就像一位饱经沧桑阅尽人事的老人默默地守望者这座古老的村落。
随着新区的建设,槐河社区也面临着改造,这棵八百多年古槐,如何进行保护,牵动着众人的心。
“老槐树在我们槐河人心中就是槐河的象征,它是有精神的,有风骨的。将来随着村子的征迁改造,村子不在了,但老槐树作为古树名木会保留下来。”李金生表示,“我们准备依托古槐树,在这里建设一座400多平方米‘槐河记忆’博物馆。”去年的时候,由村里走出去的一位企业家出资,对这个院落进行了整理,并对古槐周围进行了美化,大门口也挂起了“槐河记忆”的牌子,这里成了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由专人对古树进行浇水等维护。他们还专门请从村里走出去的书法家侯金声撰写了“千年古槐”四个大字,现在已经收藏起来。现在门口“槐河记忆”四个大字,也是侯金声写的,同时把代表槐河村历史的一些老物件、老古董,代表槐河历史、文化的东西等摆放这里,进行展示。现在他们正在进行收集,有风箱、铁锨、太师椅等,以后即便村里拆迁了,但槐河的记忆仍留在这里。
槐河村民家中200多年古槐朝繁叶茂
在槐河社区除了这棵800多年的古槐,还有一棵200多年的古槐树,在村民马文明家里。
这棵古槐位于院落的一角,尽管主干已空,但是其繁密伸出的槐叶却特别繁茂,槐干都伸展到了院落外,树木有两层楼高,阳光透过槐叶斑斑驳驳地照下来,暖暖的。“这棵老槐树,是我们祖上种的,200多年间,我们都对其进行浇水、剪枝等维护。”马文明说,现在尽管主干空了,但经过维护,长势很好。
幸福屯600年古槐郁郁葱葱
幸福屯的这棵600年古槐,位于路边。从幸福屯东口进入,一座古色古香的过街牌坊赫然在目,横额题写“明太子太保兼两部尚书梁梦龙故里”。走过牌坊,路北就是一棵郁郁葱葱三人合抱的古槐,这就是幸福屯地标性古树——有600年历史的梁家大槐树,相传为梁梦龙所栽植。
梁氏族第十八世孙梁世县曾写诗记这棵600年古槐:“大金吾第尚书里,前门古槐千尺起,千年古槐已无墩,风雨几经禅静心,万古相抱摏日月,同浍霜雪浴血魂,要问当年植树客,太保祈福众善神。”
主管部门:三棵古槐都将提前规划保护
村落即将征迁,这三棵古槐也得到了正定新区政府主管部门和石家庄市园林局的关注。“随着新区的建设,一些村落会进行征迁,在征迁中为保护好这些古树和村落文化,我们已经会同新区国土、规划等主管部门,并邀请市园林局的专家对这些古树进行勘察,提前进行规划保护。”正定新区城区综合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勋表示,目前经过了解,主要涉及三棵古树,分别是槐河社区的一棵800多年古槐、一棵200多年古槐;幸福屯社区的一棵600年古槐,对其进行坐标确定,也就是说在这三棵古槐的坐标点周围,按照相关要求,在树冠垂直投影外5米内不能进行开挖,尽量做成绿地。如槐河社区准备依托800年古槐建设“槐河记忆”博物馆。
日前,市园林局三级调研员田利辉带领规划指导处的同志现场勘察三棵古槐后,对后续古树保护工作提出建议,正定新区相关部门要按照《石家庄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持续关注社区开发过程中古树保护工作,从规划阶段尽早介入,可利用古树新建社区游园,既可以满足新建住宅小区绿地率标准要求,亦可满足居民游憩需要,并达到保护古树的目的。下一步市园林局将继续跟踪正定新区古树保护工作,实时对接新区相关部门做好协调指导。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潘月静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