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就业真实情况的问题,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扯点题外话。在我们心目当中一直有一种印象或者感受,就是以“学院”作为称谓的高等院校,要么实力很一般,尤其是学校地方偏远,规模还很小,感觉有可能就是个大专或者最近几年才升格的本科院校。要么实力很强悍,强悍到很多人无法想象。然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就属于后者。
那么,为什么会说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实力很强悍呢?这就得提到学校的真实就业情况,也就是我们文章标题所提到的问题。根据学校公布的《2021 - 2022学年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学院434名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已有420名落实了毕业去向,其中11名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409名毕业生参加工作,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77%。
根据报告显示的具体情况,北京电子科技学院2022年共有本科毕业生437人,实际毕业434人,授予学位433人,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分别为99.31%和99.77%。在参加工作的409名毕业生中,有390人在党政机关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95.35%,其中360人在行业相关岗位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88.02%,学院服务面向特色得到充分彰显。
同时,有48人在北京地区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1.74%;有182人在西部及边远艰苦地区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4.50%。49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有48名已落实毕业去向。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好,守纪律、懂规矩、能吃苦、肯奉献,积极工作,用得安心放心。
同样,学院2021届(数据截至2021年8月31日)已毕业的441名学生中,有421人已落实毕业去向,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分别为99.55%和100%。其中就业404人,攻读硕士研究生17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5.46%。在学院404名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394人在党政机关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93.59%,其中,有361人在行业相关岗位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89.37%,学院行业特色得到充分彰显。47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均已落实毕业去向。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心存疑虑,认为如此高的就业率是否真实,而且毕业生为何几乎都进入了党政机关就业?这就得说到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建校发展历史以及所开设的专业学科等情况。
我们先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建校发展历史。学校前身是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开办的中央工委青年干部训练班,先后更名为南京机要学校、北京机要学校、宣化机要学校;1981年升格为北京电子专科学校;1992年升格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993年中南海外事学院并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这里面有两个机构名称需要解释一下——“中南海外事学院”和“机要学校”。一个是中南海外事学院,该学校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中央机关文化补习学校,毛主席担任名誉校长,刘少奇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中央机关文化补习学校更名为中南海外事机关业余学校;1983年中南海外事机关业余学校升格为中南海外事学院;1988年中南海外事学院参与合并组建首都联合职工大学;1993年首都联合职工大学(原中南海外事学院部分)改建为中南海外事学院。
另一个是机要学校,所谓“机要”就是要保密的重要文件。而机要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大多都是培养处理国家机密信息的岗位人才,因此一般学生毕业之后都是国家公务员。也就是为什么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尽管只是一个“学院”级的学校而高招录取分数线却高得离奇的主要原因,我们就以2022年个别地区为例,北京市专科批录取分数线为623分;陕西省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陕西省2022年理科一本分数线449分,超出133分。同时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录取的批次大多都是提前批。
我们再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学科情况。据2019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包括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截至2015年9月,学校拥有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计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说到这里我们先想想前面提到的机要学校的概念,然后再看看所开设的专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通信工程、计算机等等,而且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质量都不低一个个都是国家级水准,现在是不是更加清楚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真实的就业情况,以及学校为何这么强悍的真正原因了呢。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明白,一个大学不是说排名低、规模小、学生少甚至是名字很“小气”实力就一定很一般,“藏龙卧虎”这个成语不是没有道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