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源新,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汉芯造假事件的始末,以及这件事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影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点赞评论加关注,给源新持续创作的动力。既可以浏览往期内容,也方便观看后续更新。
“汉芯一号”造假的关键人物是陈进,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陈进1968年出生在福建,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好,1991年7月同济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1月前往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攻读计算机硕士、博士,1997年博士毕业后,陈进入入Motorola公司工作,负责集成电路的产品测试。
在美国做了几年“电子工程师”后, 2001年陈进回国了,回国后陈进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飞思卡尔中国苏州分部,在这里陈进组建了一个模拟电路设计组,由于陈进的模拟电路设计只是突击学习了一个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学好,所以他专业的电路设计能力不行,导致模拟电路组无法拿到项目,没过多久就离开了飞思卡尔。
离开飞思卡尔中国苏州分部后,陈进“伪造”了一份在美国学习工作的简历,在这份简历中陈进的学历虽然是真实的,但陈进将工作经验进行了伪造,由芯片测试“电子工程师”改成了“芯片设计经理”,还多次获得公司奖项。
陈进凭着这份“完美”的简历,又是国家急需的芯片研发海归人才,在上海交大的一位计算机系主任的引荐之下,2001年5月陈进顺利进入上海交大,由于陈进在美国有芯片设计经历,上海交大将筹建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的项目交给了他,并让陈进负责国家863项目“汉芯DSP芯片”的研发。
在国家对半导体产业大力支持下,陈进的芯片研发项目,人员、资金及政策都做了大幅度的倾斜。不到一年半的时间,2003年2月,“汉芯一号”被陈进项目组成功研发出来,为了这个项目,国家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
2003年2月26日,“汉芯一号”举行了非常盛大的发布会,很多领导出席发布会,芯片得到专家组的现场鉴定和一致认可,认为汉芯一号的相关设计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半导体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芯片终于不被人卡脖子了。
随着媒体的报道,陈进一时间成为了中国的英雄,各种荣誉加身。
陈进借着汉芯一号的研发成功申请了多项专利,并向国家申请到了更多的项目和研究经费,陆续拿到了11亿研发资金。在随后的十几个月里,陈进没有“辜负”国家的重托,先后推出了汉芯二号、三号和四号。
2006年1月17日,陈进芯片造假事件东窗事发,清华大学的BBS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公开指责陈进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的文章---《汉芯黑幕》,文中直指陈进主持的“汉芯DSP芯片”研制完全是弄虚作假,只是为了骗取国家的研发经费。
媒体很快报道了这件事情,人们开始议论纷纷。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2006年1月28日国家相关部委成立专家组开始调查,在进行了艰难的追溯和求证后,28日调查组得出结论:"汉芯一号"造假基本属实。
随着调查的深入,曾经的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瞬间跌落神坛,成为了过街老鼠,一件件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也拉开了陈进汉芯一号造假的黑幕。
原来陈进在投递交给交通大学的简历中伪造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将芯片测试方向的“高级电子工程师”说成芯片设计方向的“芯片设计经理”,而芯片设计和芯片测试是芯片领域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原来“汉芯一号”完全是美国制造,而这些原装的摩托罗拉dsp56800系列芯片,陈进是通过他在美国的朋友购买的,陈进在收到芯片后,便找到了一位雕刻民工,让民工师傅小心地打磨掉芯片上原来的生产信息,打磨完之后,陈进在芯片上打上汉芯的“标识”,变成了“独立研发,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
原来“汉芯一号”的关键设计只有两个人在搞,一位负责芯片设计的是陈进从美国请来的同学,另一位负责芯片系统的是陈进从苏州请来的朋友,团队其他成员都是没有芯片设计经历的硕士、博士,仅凭陈进请来的两个人,要在16个月内完成芯片研发庞大的工作量,这怎么可能?
这场世纪骗局被彻底揭开后,给中国人极大自豪感的“汉芯一号”,瞬间沦为国际笑柄。上海交通大学只能撤销了陈进在该校的一切职务,取消任教资格。造假骗局曝光后,陈进自知在国内已无立足之地,带着骗取的巨额科研经费逃到美国。
汉芯造假事件的影响并没有因为陈进的出逃而结束,它对中国的半导体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负面作用,芯片领域受到重创。人们对国家科研能力的怀疑,对学术成果的怀疑,对一个一个世界领先的怀疑,直到今天仍不能释疑。
“汉芯”、“龙芯”,一字之差,两者的研发差不多同时起步,都是研发芯片的。由于汉芯造假事件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科研成果信用危机,同为自主研发的龙芯被汉芯拖累,已经研发成功的龙芯二代得不到用户的肯定,担心龙芯也如同汉芯一样是挂羊头卖狗肉,龙芯成为了汉芯造假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汉芯造假事件后,国人对“自主研发”的芯片有了一种偏见。更有汉芯、龙芯、中国芯、芯芯造假的说法,一提中国人造芯片就怀疑是不是第二个“汉芯”。
经历陈进造假骗取研发经费一事以后,国家全面叫停了芯片项目资金支持,而整个半导体产业涉及到材料、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制造设备等等的方面,让国家对半导体产业支持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审核慎之又慎。这让正在追赶芯片技术,研究进行到一半的国内企业叫苦连天,很多芯片项目纷纷下马,更是让本想投身芯片制造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导致芯片研发人才外流。
虽然知道芯片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国家资金支持,且人才外流,导致了愿意投入资金进行芯片研发的企业越来越少,何况芯片研发是个极其烧钱、极其耗时的项目,可能几十亿、几百亿投进去,几年也不见冒个水花。
经过陈进这一折腾后,中国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半导体行业,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可以说,陈进用一己之力让中国半导体发展直接停滞了13年,造成如今中国面临被芯片卡脖子的窘境,真是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气。
如今,随着中美之间贸易战的不断升温,作为中国最大进口品的芯片,自然成为了美国的制裁打压对象。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认识到,在芯片领域中国必须要崛起,才能真正地不怕被打压,才不要看国外的脸色。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