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一段红色故事,仿佛踏入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每一段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无声却磅礴的力量。小天新趣事将每月为大家分享一位英雄人物的红色事迹,与大家一同重温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今日,我们就一同走进“雪域雄鹰”李狄三与进藏先遣连的传奇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狄三,生于1917年3月,河北无极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多次重大战役战斗,先后9次负伤,3次荣立一等功。他性格沉稳,意志坚定,具有丰富的政治和作战经验,在官兵中威望极高。1950年8月1日,在党中央、毛主席“解放西藏”的战略部署下,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一团保卫股长李狄三率领由汉、藏、维吾尔等7个民族、136名干部战士组成的进藏先遣连,从新疆最南端的于阗县普鲁村出发,担负起了“先行从新疆进军西藏阿里”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狄三和先遣连官兵一路翻越万古草原,历经千难万险,于1950年的10月份,抵达阿里改则热布察克。官兵们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关心爱护群众,解放军得到了越来越多藏族同胞的同情信任、支持和拥护。因贡献突出,先遣连被上级授予“进藏先遣英雄连”荣誉称号,全连官兵各记大功一次。
十月的藏北进入大雪封山的冬季,后方的给养供应线完全中断了,先遣连陷入了生死绝境。没有地方住,李狄三就带领官兵在零下30多度、地冻1米多深的冻土层上,用火烤地,边烤边挖“地窝子”;没有吃喝,就用清水煮野牛羊肉充饥;没有衣穿,就用羊角做针,缝补羊皮躯体。没有食盐,没有任何调味品,长时间吃着半生不熟的牛羊肉,人的肠胃系统受到了完全损坏,身体开始浮肿、发烧,全连战士出现了高原病症。
不到一个月,可怕的病魔就夺去了30多名战士的生命。他们没有在枪林弹雨中倒下,而是在绝境中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地离去,这种面对死亡却要清醒冷静地保持着坚守与等待,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是无法做到的。李狄三面对这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但目光炯炯的队伍,他神色凝重地说道:“我们一定要争取活下去,能够活下去,就是先遣连最后要完成的任务!”
其实,李狄三是全连最早患上高原病的,他怕影响战士们情绪,一直用绷带勒住双肩掩饰病情,坚守在总指挥的岗位上。为了鼓舞连队士气,他常给战士们教歌曲,拉弦子,组织大家做游戏。
1951年3月,李狄三的病情已经到了后期,但他还在为连队操劳着。他的高原浮肿已经到了腿部,膝盖深深陷进了肉里,和渗出的黄水浸泡在一起,解都解不开,此时的他躺在铺上已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来了。但他坚持不分昼夜整理工作日记,详细记录了进藏以来收集到的高原战斗宝贵经验、记录着进军以来所经历的险恶的战斗经过等珍贵资料。
1951年5月,李狄三病情更加恶化。卫生员要把连队仅剩的一支盘尼西林注射给他,他坚决要求留给其他病号,党支部只好召开支委会表决。望着5只高高举起的手,他眼含热泪,恳求大家说:“我的病自己清楚,别浪费药了,请把药留给最需要的同志!”他最终没有使用那支盘尼西林。
1951年5月28日,大部队终于到达了热布察克与先遣连胜利会师。躺在病榻上的李狄三用尽最后力气,把笔记本交给带队领导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年仅38岁。之后,他被上级追授“人民功臣”荣誉称号。
@天山瞭望 @乌玛木齐晚报 @乌玛木齐观察 @天山区零距离 @探寻乌玛木齐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