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继续阅读,敬请关注了解更多!
洪金权的被查,来源于一位叫詹毅的商人的举报。
2002年,
洪金权刚上任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不久。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洪金权任后没多久,火烧到了詹毅身上。詹毅是一名做广告的商人,他的公司曾在洪金权所管的经开区的高速公路旁设置下几块广告牌,洪金权上任后,以未经开发区审批为由将詹毅的广告牌全部拆除。
其实,那些广告牌早就通过了省交通部门的审批。广告牌被拆除后,詹毅一怒之下把洪金权任职的经开区告上了法庭。
因为手续齐全,詹毅胜诉了,不过这次交锋却让詹毅和洪金权结下了“梁子”。
事后,詹毅得知洪金权为人霸道,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像他这样直接和自己生意挂钩的领导还是要以交好为主,于是便主动化干戈为玉帛,和洪金权搭上了线。
搭上线后,詹毅曾给洪金权送过一次钱,具体的数目不得而知,据詹毅举报洪金权后回忆说,送的数额不是很大。
洪金权收过詹毅的钱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找过詹毅的麻烦。2006年,随着洪金权升任凯里市市长,主要工作不在经开区后詹毅才松了口气。
不过,2011年年末,詹毅的麻烦又来了,公司在高速公路旁的广告牌又被拆掉了四块,这些广告牌均已和客户签约,拆除后,他要赔偿客户上百万的违约金。
詹毅知道是洪金权让拆的,便远道到洪金权的办公室和他理论,他认为,那些广告牌手续齐全,洪金权下令拆除,和当年一样没有按照程序办事。
不过,洪金权的回应让詹毅更加生气,当场就要举报洪金权,而洪金权丝毫不在意:
回忆起洪金权当时说的话,詹毅称自己“差点被气死”。
在举报洪金权之前,曾有朋友告诉他三思而后行,因为洪金权的“能量”很大,之前也有不少人实名举报过他,但他三五天就能知道举报信息。但想到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詹毅还是毅然向各部门送去了实名举报材料。
02:“自信”的根源洪金权被查后,他的过往履历很快被曝光。
从公开信息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这和他霸道的性格不无关系,因为颇有领导才能,他的仕途也得以一路升迁,但升迁路上伴随着的,是一路腐败。
洪金权
1985年
毕业于供销学校的统计专业,从毕业后到1992年,他先后在贵州省镇远县经委、农调队、计委担任过工作人员。1992年,29岁的洪金权
得到升迁,成了某乡的副乡长,三年后又调邻乡当乡长。这段期间跟过他的一位下属在他被抓后评价说,洪金权的领导能力十分不错,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被领导看中。
1997年,洪金权被调回镇远县某局工作,
镇远县当时的县长
杨尤光看到了他的能力后一路提拔,洪金权的仕途开始平步青云,与此同时,他的自我约束力也不断下滑,最终把自己拉向了腐败的深渊。詹毅实名举报洪金权之后,有关部门曾三次对他的举报材料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凯里市尽快解决,这导致其他商人纷纷效仿詹毅,开始一起举报洪金权。
一同举报洪金权的那些商人中,大多和詹毅有着同样的遭遇,其中有不少地产商人。
这些地产商人为了在拿地、竞标中得到洪金权的“照顾”,给他送去了不少钱财。但洪金权帮他们办事时奉行“价高者得”的原则,同时送礼物的开发商中,能拿到项目的往往是送钱最多的。
对于那些落选的开发商来说,不管事情有没有办成,洪金权都不会退还他们送来的钱。也有人和詹毅一样感到愤怒的去找洪金权理论,但洪金权不仅不惧他们,还理直气壮的对他们说,收到的钱早就被自己上缴纪委了。
有人不信洪金权的说法,通过多方打探后一对比发现,他收的钱确实上缴了,不过上缴的只是一部分,剩下的则进了他自己的腰包,但当有人举报他时,他都会以“上缴了”来回应监督部门。
“上缴”成了洪金权的“挡箭牌”,但举报他的人知道其中的猫腻,不愿放弃,还有人跑到北京举报洪金权。
因为举报的人太多,洪金权很快就被调查了。
03:受贿7000多万,“上缴”5500万2006年下半年,经营酒店产业的商人陈某来到洪金权的办公室,希望在凯里某地拿地建一座酒店,请洪金权帮帮忙。
陈某是“有备而来”,他带着一个黑色塑料袋,一进门就放在了办公桌底下,洪金权和陈某聊天过程中看向塑料袋,问陈某“这是什么?”陈某没有回应,而是说了句“你先忙”,便挥手道别。
不久后,洪金权设置了一堆有利于陈某的“客观”条件,并开会宣布把一块面积170亩的国有土地挂牌出让,经过一系列的筛选,陈某的公司“符合条件”,成功拿下了土地使用权。
黑色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事后,陈某开始和洪金权频繁往来,并又在洪金权的“照顾”下拿到了几个项目,双方成了“好朋友”,打得火热。
洪金权被查后,他和陈某以“朋友关系”掩盖的利益输送迅速被查实,从2006年到2012年,陈某分十五次给洪金权送去了490万元的现金和英镑、美元各一万元,在洪金权收受的钱财之中,陈某送的数额要排到前几位。
16年内,洪金权伙同他的妻子共收受88个请托方的贿赂380多次,其中能查明来源的数额有3900多万元,在他收受的那些钱财中,最小的一笔只有4000元,最大的一笔达到583万。被抓之后尚有3100多万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加上其他物品,总共7000多万。
洪金权被查后,他最吸引眼球的不是受贿了7000多万,而是他把收受的财物“上缴”了5550多万。
从2006年当上重要岗位的领导开始,洪金权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大,心理防线也越来越松,面对请托方送来的财物,他用了两个办法来“安抚”自己。
第一个是心理暗示,洪金权把那些给他送钱的人当成“好朋友”,安抚自己收钱只不过是朋友之间的“往来”,而帮他们办事也是顺水推舟。
第二个是上缴“廉政金”。也是从2006年开始,身居高位的洪金权收受的财物太多,害怕暴露,就想了一个“妙招”,很多次收完钱财之后,他都会把纪委、财政等部门的人员叫过来,当着大家的面把钱以“廉政金”的名义上缴,并要求他们给自己开收据。
截止到2013年因被举报而案发,洪金权已经“上缴”了5550多万的“廉政金”,但他不是每一次收钱都会上缴,被抓后,他才明白自己上缴的规律。
04:到底发现剩下的2000万洪金权被抓后反思过自己把受贿人当朋友的行为。
这个时候,洪金权才明白,那些商人给他送东西不是因为和他的感情深,也不是因为他的本事有多大,他终于懂了:
洪金权不知道的是,除了“朋友”在不断拉拢腐蚀他之外,他的妻子也成了他受贿路上的一大助力。
在洪金权有很多次收钱的背后,都有他妻子的身影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