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226年,蒙古军第六次征伐西夏。此次战役中,成吉思汗的不幸病逝,极大地激发了蒙古人对西夏的仇恨。攻克西夏之后,蒙古人开启了疯狂的屠城模式,党项族从此不复存在。自西夏王朝覆灭后,西夏王陵也随之消失。蒙古统一之后,或许是出于对西夏的仇恨,史书里并未留下关于西夏的只言片语,这使得西夏成为一段“神秘”的历史。西夏,这个曾经在历史舞台上存在了近两百年的王朝,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而耀眼,却又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人遗忘。
西夏皇帝画像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很多高大的塔状土堆,这些土堆大小不一,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贺兰山脚下,面积达50平方公里。
经过考古确认,此处即为西夏王朝的陵区,这些土堆就是西夏陵塔,因为西夏笃信佛教,这些陵塔是西夏王朝一种特有的丧葬方式。
每一座陵塔代表一座古墓,墓室在陵塔前面十米左右,令人寻味的是,墓道的封土高高隆起,就像一道道鱼脊梁,并没有隐藏墓道口的意思。更为奇怪的是,这里几乎每一座陵墓上都有一个巨大的盗洞,也就是说这里的每一座陵墓都被盗过。
西夏王陵平面图
是谁盗了“西夏王陵”?为什么会盗得如此彻底?这里属于沙土地,土质非常坚硬,想要挖开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盗洞绝非易事,况且还是大揭顶式的挖掘,基本可以排除民间盗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官盗。
而且西夏王陵遭到的盗掘是毁灭性的,有一定的报复性质,最有可能盗墓的就只有蒙古军了。
由于成吉思汗的死亡,当年蒙古在灭了西夏之后,还不能消除心中的仇恨,于是下令对西夏王陵进行掘地三尺,这一观点也说得通。
西夏王陵
西夏自李元昊建国,历经12帝共190年历史,其中有9位帝王葬于此地,每一座帝陵周围都有大量陪葬墓,共有200多座陪葬墓,这么多的墓葬挖掘也只有蒙古军可以完成。
蒙古军是历史上最凶悍的一支军队,他们挥舞起手中的长刀,统治了大半个欧亚大陆,所过之处不仅实行屠城政策,还焚毁建筑,盗掘陵墓。
元朝僧人杨琏真伽就是在元朝政府的默许大盗掘陵墓,史载,“杨琏真伽善于盗墓,曾盗掘南宋诸皇帝、皇后陵寝、公侯卿相坟墓,”“凡发冢一百有一所,杀人四”南宋的大多陵墓也是在元朝统治时期被破坏殆尽,这么看来,元朝统治者似乎喜欢盗墓掘土,而且盗墓手段极其残忍,和西夏王陵大揭顶的被盗手段极其相似,这也坐实了蒙古盗掘西夏王陵的事实。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的墓葬仿宋陵而建,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有一重城墙的,也有双重城墙的。
四面城墙正中各开一门,南面正中间向外有一个突出的月城,与城形成一个“凸”字形状态,石像生都设置在月城以内,月城以外的神道两侧设有“碑亭”,“鹊台”等建筑,内城里里面设有“献殿”用来祭祀,在后面就是墓室和陵塔了,双重城墙规格基本相同,只是在外面加了一道城墙将内城围起来。
非常奇怪的是,西夏王陵中上百个盗洞全部直达地宫,蒙古国为何挖得如此精准?蒙古人盗墓比挖金矿还厉害吗?西夏王陵
其实,蒙古人盗西夏王陵,不需要“望气”更不需要“分金定穴”,甚至于寻找墓道的功夫都省了。
因为西夏王陵墓道实在太过明显,每一座墓道都高高隆起,傻子都知道墓室在哪里。
西夏王朝为何要将墓室修建得如此明显?不怕被盗吗?
这一点从西夏王朝和宋,金,辽,历代的作战就能看出端倪,西夏虽然表面臣服于各个朝代,可是和各朝的战争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他是一个好战的民族,从来就没有畏惧过任何朝代,他自信西夏王朝可以守护自己的祖陵。
可能将墓道修建得高高隆起“鱼脊梁”形是他们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能也有着与国家共存亡的寓意,激励后代,守住国家,才能守住自己的祖陵。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