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锏擅使锏法,尤其对锏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所修习的锏法乃是梁王锏,他的师父便是五代后梁名将王彦章的后人王太公。王太公生性淡泊,一直隐居乡下,埋头钻研武艺。王太公这一脉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王家的锏法有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于是王太公想找个上门女婿,继承王家的梁王锏。可是他物色了一圈周围的小伙子,没有一个合他心意的。
这一天,王太公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那里耍枪弄棒、翻跟头,卖艺讨钱。他见这少年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功底扎实、手脚利落,心中就有了几分喜欢。他上前仔细一问,得知少年名叫倚天锏,祖籍河北涿州,自十二岁起就与兄弟随父母外出逃难,在德州被乱军冲散,如今是无依无靠,只得孤身卖艺为生。王太公甚是同情,便将倚天锏带回府中,让他做了自己的徒弟。
这王太公虽然年过五旬,仍然练功不辍。每日五更鸡叫,他就起床在后院练习梁王锏。
这一天,王太公照常早起练锏,正练到兴头上,突然听到院墙上“啊呀”一声响。王太公抬头一看,院墙上一个人影一闪就不见了。
他立即提锏追到院墙旁,一纵身跃上了院墙,只见一个黑衣人正往远处逃去。
王太公施展轻功追了上去,眼见追得近了,他把锏倒转,把锏向那人肋下的要害处猛刺了过去。如果锏柄击中此穴,人的身体就会立即瘫软。
谁知那人一闪身,就把锏柄给接住了,接着使了个梁王锏中的绝招——夺命回马锏。这一记回马锏快如闪电,王太公一点也没有防备,那锏柄就顶在了自己胸口前。
王太公的祖上铁锏大将王彦章当年与白马银枪高嗣继大战五天五夜未分胜负,最后就是凭这一招一锏挑死了高嗣继,名震天下。
那人一回头,与王太公面对面,虽然对方以乱麻蒙面,王太公还是认出了他:“倚天锏!你,你怎么会我们王家的锏法!?”
倚天锏见他认出了自己,只好把面麻一摘说:“王太公,对不起,我太喜欢您练的这套锏法了,因此每天天不亮我就偷偷爬上院墙看您练锏,然后再回去练习。今天看您练锏时,一时激动,脚下的石头掉落下去惊动了您,我学艺有愧,任凭太公处罚。”
“你学了多久了?”
“学了一个多月了。”
“只学了一个多月就能把我家的锏法绝学回马锏练到这个境界?我真是不信!”
“太公,我的确只学了一个月零十天。”
“好,你就给我练一趟王家梁王锏我看一看。”
王太公让倚天锏练一趟梁王锏自己看一看。
那倚天锏也不推辞,当即练了一趟王家梁王锏。
这锏练得端得如金蛟狂舞、瑞雪纷飞,出手有鬼怪神惊之势,收手有金甲护手之功。他越练越快,到精彩之处,真个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王太公都不由拍手叫好:“好!练得好!”
倚天锏把锏势收住,气不长出,面不改色。
王太公舒了一口气:“也罢也罢,我王家的锏法一向传内不传外,你今天犯了王家的家法,先回去等候处理吧。”
倚天锏喏喏连声。
王太公回到内宅,就把大小女王琼英叫到自己房里,对她说:
“咱们王家原是武林世家,家传绝学梁王锏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到了我这一辈可能就继承不下去了,我一直以此为憾,没想到那倚天锏痴迷锏术,竟在我练功之时偷学我的武艺,如今已经把我家的锏法尽数学了去,破了王家‘不传外人’的规矩。我王家梁王锏不外传可是大事,你说叫我怎么办,如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杀了那倚天锏,要么就是招他为婿,你说如何是好?”
王琼英面露迟疑之色:“他学会了咱们家的锏法?他来了没有几个月啊?”
“是啊,他只偷学了一个多月,就把咱家的锏法尽数学会,而且把梁王锏的绝招夺命回马锏都学了去,而且他的回马锏不在我之下,恐怕如今我都不是他的对手。”
王太公又道:“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应该考虑终身大事了,你母亲走得早,你的事情就得由我来作主,你看那个倚天锏怎么样?”
王琼英一听脸色羞得通红,把头低下去一句话也不说。
王太公见琼英不做声便说道:“你是不同意?那好,待我去杀了他便是。”说完,他起身就往外走。
琼英一听,急忙拉住爹娘:“爹,我也没说不同意啊?”
王太公哈哈大笑,其实王太公早就看出琼英对倚天锏有意了。
这倚天锏自从来到王府,越发显得英俊潇洒,加上手脚勤快,能说会道,很讨琼英的喜爱,琼英已经芳心暗许了。如今爹娘把事情挑明,她处于姑娘的矜持,不好明说,一听爹娘要去杀了倚天锏,当真着了急,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但是琼英却提了一个条件,她说那倚天锏虽学会了王家的锏法,自己却没有亲眼见到,即使他学会了王家的梁王锏,套路练得好不等于实战就强,她想与倚天锏比试一下武艺,如果倚天锏的武功真得高于她,她就同意嫁于倚天锏。
其实,这也是琼英给自己争一个面子,他总觉得自己家里虽然不是大富,也算个中富人家,而那倚天锏不过是一个卖艺出身,和一个流浪汉差不了多少,哪能那么容易就让他成为王家的上门女婿?必须要考验考验他。
王太公又去找倚天锏,当面跟他说了自己的意思,说他偷学王家的锏法已经犯了王家的家法,因为王家的锏法概不外传,如果家中有外人偷学,轻则逐出家门,重则废除武功,挖去双眼。但是倚天锏可以例外,因为琼英愿嫁他为夫,如果他成为王家的女婿,一切偷艺的罪过都可以一笔勾销。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需要大小姐考验一下他的武艺。如果他赢了,一分钱不要就成为王家的女婿,如果输了,就将他的武功废除,逐出王家。
其实倚天锏对大小姐也颇有好感,一听王太公这话便道:“我愿与大小姐比试。”
这一天,王太公就在自己家中设了一个比武场。因为王家梁王锏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王琼英虽然不会梁王锏,但除了梁王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她最擅长的是一把结结大砍刀。
比武场上,她手中的结结大砍刀寒光闪闪、上下翻飞。倚天锏用王家梁王锏对阵,出锏如蛟龙入海、猛虎下山。
这王家梁王锏有七十二路,他只用了三十六路,就把王琼英累得香汗淋漓,眼见得只有招架之功。倚天锏把大锏往地上一插,双手一摊道:“小姐见谅,我的的确不是你的对手,甘拜下风。”
王太公在旁边看得清楚,心里想:这倚天锏明明没有占了上风,却突然认输是何缘故?王太公心中一动,不由心中赞许:这小伙子知道我女儿极重脸面、好胜心强,这是故意让她,也是有意给我留个台阶下。倚天锏真是会做人!
王太公问女儿:“琼英,倚天锏输给你了,我看就按家法处置吧。”
琼英脸色涨红:“爹,不是他输了,是我输了。”
王太公哈哈大笑,一向好强的女儿还是第一次亲口认输。
倚天锏由一名徒弟一夜之间成为王家的上门女婿,一时轰动了四邻八舍,大家都觉得这小伙子不简单,但也有人不理解,这如花似玉的王大小姐下嫁了一个穷小子,真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了。
倚天锏与琼英婚后夫妻恩爱,第二年就生下一子。
倚天锏又向琼英学了一套五虎断门追风刀法,倚天锏觉得自己艺业学成,大丈夫应当纵横四海,岂能老死家中?于是便想闯荡江湖,成就一番事业。琼英和王太公也都支持他的想法,倚天锏说:“待我功成名就,就回来接你们去享福。”
王太公特意花重金给女婿买了匹好马青鬃兽,这一天,倚天锏辞别了王太公和琼英,骑着青鬃兽,手提点钢锏,离开了王家,从此闯荡江湖,四海为家。
这一日,倚天锏来到青松山下,突然山林中窜出一伙山贼,当头一名山贼手持大砍刀拦住了倚天锏,要他留下钱财马匹。倚天锏哪肯干,抡锏直取山贼,没有十个回合,那山贼就败下阵去,边跑边喊:“有种的别跑!”
倚天锏怒喝道:“山贼草寇,看我把你们的窝给端了!”催马就在后面追。
刚追到半山腰,就见山上一匹飞马而下,那马风也似地来到近前,倚天锏不由勒住了马,眼前马上这个人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倚天英。
倚天英也勒住了马,两人跳下马来,抱头痛哭。
倚天英便把失散后的经历说了一遍,原来倚天英与爹爹失散之后,就跟着爹娘流落到南方,波涛劳碌、水土不服加上风吹雨淋,爹娘就得了病,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埋葬爹娘之后,他只身与母亲继续流浪,在走到一处叫牛角山的地方,遇到一伙响马,那响马头子见天英母亲有些姿色,便将其抢上山去。倚天英也被响马揪住绑上了山。
天英母亲生性刚烈,到了山上就跳了崖,宁死也不受辱。倚天英见母亲跳崖,自己也从山崖上跳了下去。
所幸他挂在了半山腰一棵松树上,被一名道士救了下来。等他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在一处道观之中,他抖擞着要去找母亲,那道士说他母亲已经摔死了,尸体已经被道士埋于山下,天英大哭一场。道士见天英可怜,便劝说他留在道观中做道士。天英无奈,只好在道观中做了道士,这道士一身的武艺,天英便跟着道士学习武艺,道士把自己的一套五虎春秋刀法传授给天英,天英在道观一待就是三年。
有一天,天英下山砍柴,路遇那伙响马,响马头子认得天英,就要来捉拿他,而天英一见这伙响马正是害死母亲的那伙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抡起砍柴的斧子连杀几名响马,但响马人多势众,天英敌不过众人,便落荒而逃,他怕那些响马跟着他回道观,连累自己的师父,便离开了牛角山。后来他路过青松山遇到了一伙山贼,他打败了山大王,那山大王便请他坐了寨主,他在青松山招兵买马,后来队伍发展到上千人。他带着这支人马来到牛角山,杀上了山,铲除了响马头子,兼并了响马的人马,为母亲报了仇。他又回到道观见自己的师父,却发现人去观空,师父不知所踪,他只好回到了青松山,没想到今日能与大哥在此相逢。
倚天英劝说大哥上山,天锏见一时无处落脚,只好上了青松山,倚天英尊天锏为大寨主。天锏在山上待了一年,感觉这样占山为王不是个办法,就劝说兄弟下山投奔明主,干一番大事业。倚天英问大哥何处投奔,倚天锏说当今天下,朝廷腐败,唯有方塘才是真英雄,如今方塘的义军声势浩大,今后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