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长是多大级别的官?能管多少人?
在世人的印象里,军队中的营长一职常与各种不同的画面相联系。比如,在传统的军事认知中,司令员可辖军长,军长辖师长,师长辖营长,而营长之下还有团长、连长、排长等各级军官。如此看来,营长似乎也是个不小的官职。那么,营长具体属于什么级别的军官呢?他们又能管理多少人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军队里的营,在编制、组成和职能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营这一军事单位最早雏形出现在清朝末年,成型于民国初年,发展变革于抗战前后,最终成为一级能够独立执行使命任务的军队单位。
营最早的形态出现在清朝。当时,营由五个营组成,兵力大约为2500人左右。随着清末军事改革的推进,1929年国民党确定以师为基本战略单位,并规定甲种师下辖三个营,一营辖三个团,共九个团。而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又以师为战略单位,取消了营这一级。在国共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出现了营这一编制。不过,由于红军早期组织混乱,编制较为复杂,营团级别的称呼随红军的行军和组建进行了频繁变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军队编制改革。按照集中统一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中央军委确定了陆军、海军、空军等军兵种部队的编制和级别。经过多次改革,形成了合成军队的编制。其中,在最近的军队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组建合成营,即由多个营组成的营。这种编制架构下的营一般下辖4个合成营,还包括侦察营、作战支援营、防空营和勤务保障营等部队。整个营的兵力大约为6000人左右。
可以说,合成营是新型的机步营,其编成结构更加优化,新型作战力量比重更大,形成了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作战力量。而在过去的编制中,步兵营主要用于战线突破、警戒和维护等任务,一般下辖2个步兵营,兵力约为4000人左右。而混成营一般是由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多种兵种组成的独立营,通常用于执行重要方面任务。
综上所述,营的编制和职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军队中都存在差异。但无论是步兵营、混成营还是合成营,都是军队中的重要部队单位,承担着各自的任务和责任,为军队的使命任务提供强大的支持。
参考资料:
1. 中国军队基本编制简介. Retrieved from https://news.sina.cn/2018 - 07 - 28/detail - ihftpnsw0603659.d.html
2. 步兵营. Retrieved from https://baike.baidu.com/item/步兵营/5421835?fr = aladdin
3. 混成营. Retrieved from https://baike.baidu.com/item/混成营/9008219?fr = aladdin
4. 合成营. Retrieved from https://baike.baidu.com/item/合成营/17144159?fr = aladdin
营长是多大级别的官?能管多少人?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军事体系仿佛一座金字塔,司令员可统领军长,军长指挥师长,师长辖制营长,而营长又能对团长、连长、排长等进行管理。这样看来,营长似乎也算是个有一定权力的官职。
的确,国民党天下第一营营长黄正诚,军阶中将。而美军的营长标配军衔是准将。当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营长标配军衔是大校。实事求是地说,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军队中的营,以及所属的营团或营营架构下,兵力、所属及职能各有不同,所属的人员的多少也有根本的不同。
那么,一个营有多少人?步兵营、混合营、合成营有何不同?
一、营的出现及近代演变
中国军队中营的雏形出现在清朝末年,成型于民国初年,发展变革于抗战前后,在新时代最强军改中深化,成为军队能够独立执行使命任务的一级单位。
当时,清政府在全国编练防军,也就是组建地方性军队,部队以营为单位,每营500人,同时五营组建为一协,也就是一协标准有2500人,协也就是后来的“营”。
亦即一营下辖5个营,兵力2500人左右。甲午之战后,清政府深感八旗、绿营的无可救药,防军也不可依靠,遂下定决心要进行军事改革,另外编练一支能战能胜的新式军队。
1901年7月25日,清政府签订完《辛丑条约》后,开始推行军事新政。决定在中央政府设立练兵处,在各个省设立省练公所,决心以北洋新军作为中央军,以各省新军为地方军,并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
至此,清政府选定的各处新军军营开始“习洋操,学西法”。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新军以镇为基本建制单位,协也就是营,成为镇以下的最大职级单位。每镇官兵定额12512人,由步、马、炮、工、辎重兵等兵种组成,设统制一人率领。
而镇下分为协、标、营、队、排、棚等六级,分别由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正、副目率领部队。编制采用“镇协标营”4级,也就是“师营团营”4级编制。
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国民党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陆军暂行编制,将清末新军的镇、协、标、营、队、排、棚改为师、营、团、营、连、排、班。12月,北洋军政府也颁行大体相同的陆军编制。
1926年,北伐中的国民革命军统一编制,共编成8个军,除了广西李宗仁的第7军外,其余各军分别辖3个师,师辖3个团,各级按 “三三制”编成。1929年,国民党政府郑重其事地召开编遣会议,会议明确规定以师为基本战略单位。分为甲、乙、丙3种基本师,其中,甲种师辖3个营,一营辖3个团,共9个团,而乙种师则辖3个营,一个营辖两团,共6个团,而丙种师辖则只有2个营,共4个团。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又以师为战略单位,师辖营,营辖团,称“整编师”。此项整编尚未完成,1946年后又开始恢复军级建制,并取消了营这一级。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营的出现及转变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有很大不同。但总体而言,中国工农红军没有设置营这一编制单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后,红军整体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开始出现营这一编制。
此后,历经解放战争、边境自卫还击战及各种改革与变动,最终确立了军营营这一主体编制架构。
工农红军初创时期,由于没有经验,所以编制较为混乱。有的红军部队由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而来,原属国民党正规军的相对还算比较正规。但如红四方面军这样,源头几乎全是农民起义产生的部队就比较乱,再加之中共中央在此阶段对各地红军部队也没有整体考量,所以编制混乱,有的部队几十人,就敢叫一个师,有的甚至叫一个军的也并不鲜见。
红军开始正规化过程,始于中央开始往较大的红军部队派遣干部。此阶段的特点是红军编制里小军、小师、小团较多,有时一个团大约几百人,而一个师也不过千把号人马。随着留学苏联学习军事人员陆续回国,红军开始全面正规化改革。这时确立了红军基本战斗单位为师。红军师是稳定的常设单位,一个师人数为5000人左右,以下实行三三制,即师下面三个团,团下面三个营编制。
抗战时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八路军下辖从师到班共7级编制,还有各个大军区、二级小军区以及军分区分和各种纵队、支队、县大队等各类部队编制。国民党政府为限制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给八路军3个丙种师的编制,这种师至团的编制采用“二二制”,亦即每师下辖2个营,每营下辖2个团,总体上比甲种师兵员要少一半。
红军刚改编为八路军时有6个营:
一一五师下辖343营、344营。
一二〇师下辖358营、359营。
一二九师下辖385营、386营。
每营均辖两团,共计5 - 6千人。此后不久,八路军每营又增加了一个团,从此改为三团制营。八路军增编后的三团制营,兵力已接近万人。1938年1月20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营营长王震在《关于第三五九营编制等致萧克第1、贺龙并朱德、彭德怀电》中提到:“现三个团已编制到位,七一七团有三千二百余人,崞县团有二千六百余人,平山团有二千五百余人,营直有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余人。”
在八路军总部下达扩军问题指示后,八路军各师和各军区之下又增编了若干的独立营、警备营、教导营、新编营和骑兵营等。每营通常辖3个团,个别还有辖4团的。每营人数相应地不等,少的有两千多人,多则达到六七千人。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改编为解放军。各战略区开始组建由二至三个营组成的纵队来实施战略机动作战。由于人数的增多,部队的扩大,此时,解放军正常的营一级部队一般辖6000 - 7000人。不久,原来的所有纵队全部提升到军级。1948年11月,全军实行统一的编制。原各纵队都改称军,其下统一按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 “三三制”原则来编制。
此后,新建立的师下不辖营,而是辖3个团,因此,解放战争后期步兵营便退出了我军的历史舞台。这里仅指步兵营,实际上一些部队还是有炮兵营和骑兵营等。
由于师下直接辖团,被实战检验是最直接有效的建制方式,再增加营的建制,会显得指挥层次繁杂,机关非战斗兵员繁多。所以在解放战争前期,我军有营这一级单位,而1949年2月全军整编之后,营这种建制就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央军委按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分类确定了陆军、海军、空军等军兵种部队的编制序列和各级建制单位的名称和级别。几经改革,形成了利于作战、便于管理得比较科学的合成军队的编制。
军队整体建制变为营团——军——师——团。不久,各个野战机动营团撤销,而各个军归属于各个大军区。直到1985年百万大裁军,各大军区成立了集团军之后,才重新出现了步兵营的建制。
此时隶属于各集团军的营,是由若干个营(或团)编成的军队一级副师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或集团军(军)。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各类作战任务或非战争军事行动,亦可独立执行任务。各营根据任务、编成和装备,分为步兵营、炮兵营、海军陆战队营、航空兵营、空降营、工程兵营、舟桥营、雷达营、反坦克营、坦克营(装甲方营)、高炮营、防空营(防空混成营)、战术火箭营(导弹营)、电子对抗营等不同类别。
三、步兵营与混成营及合成营的异同
步兵营、混成营与合成营,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军队编制形态,其实质并非一个武装团体级别上的不同,而是其组成方式和编成形态的不同,以及其所导致的战斗力量值的不同。它们三个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母体与诞生的关系。
步兵营一般是纯步兵编制,只有步兵这一兵种。它属于师的下一级,通常辖两到三个步兵营。步兵营侧重于战线突破、警戒和维护等任务。步兵营一般辖兵力约为4000人左右。
混成营是指由步兵、炮兵、工兵等多种兵种组成的综合型部队,适合执行重要方面任务的独立营。混成营通常辖兵力约为4000多人,编制一般包括3个步兵营、炮兵营、工兵连、装甲方营、侦察连、卫生连等。
合成营是我国军队最新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