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解放军的辉煌历史长河中,兰州战役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是少有的大捷之一。它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更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散黑暗的伟大象征。曾经嚣张跋扈的马家军,在正义之师的强大攻势下,如被折断脊梁的恶狼,再也无法站立起来。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这是解放军历史上,少有的大捷之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终于等到1949年。马家军,这股凶悍的武装,被彭老总率领的西北解放军连根拔起,一锅端。马家军,就像被打断脚杆骨的恶狼,再也立不起来。终于扬眉吐气,一雪前耻。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一碗烈酒,祭奠酒洫之下,当年恨死的的西路军英烈们:大仇已报,安息吧!
一、背景介绍
马家军究竟有多强大呢?
他们甚至能够与老蒋的中央军一争高下!
这股凶悍的武装,在民国时期于西北崛起,地盘大到甘肃、宁夏、青海,都有他们的势力。
他们原本就是家族武装,只要是甘、河、回、马的人,就能进入他们的圈子,核心权力则是靠血缘传承。
到了三四十年代,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这三兄弟,实力特别强,人们称他们为“西北三马”。
马家军的头目们,主要是马步芳和马鸿逵,他们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对百姓残暴统治,对红军这些进步势力恨之入骨。
抗战过后,国民党挑起内战,毛主席认为,西北战场的胜利,直接关系到全国解放战争的进程。
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兵力进攻解放区,在陕西,国民党军队总共约有25万多人,胡宗南指挥他们进犯延安。
彭德怀带着西北野战军,和马家军干上了。
中国的西北地区很大,一山更比一山高,地形复杂,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
从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共产党把大本营放在西北,国共两党,便在这里展开了殊死较量。
其中,大将军彭德怀,带领的西北野战军,和以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为首的马家军干戈,特别吸引眼球。
二、复仇缘由
西路军惜败
1936年,西路军要在河西搞根据地,于是去了河西走廊。
但是,他们碰上了马步芳的马家军,疯狂阻击。
蒋介石让马步芳当西北总司令,专门阻止红军。
马步芳有四万多精锐,大部分是骑兵,还有手枪、轻机枪等,重武器和完备的弹药。
西路军到河西前,首先碰上了马步芳的骑兵第五师,虽然赢了一阵,但接着马步芳调了三万多人打过来。
西路军弹药匮乏,全军才两万人,除去伤员、医生,能打仗的只有一万多人,有些人甚至没枪。
在人数、装备和支援上都吃亏。
例如红九军六千多人,守古浪县,却被三倍兵力的马家军围攻,还有飞机大炮支援。
经过四个月的激战,1937年3月中旬,西路军撤进祁连山,这是解放军历史上,少有的大败之一。
这次损失了7000多人,被俘虏了5600多人,救回延安的只有4700人,剩下的4500人不知所踪。
1949年,报仇雪恨的时刻到了!
彭德怀带领的第一野战军,打下了胡宗南南部4.4万多人,胡部逃到了秦岭,马步芳、马鸿逵则逃到了平凉。
但他们没打就跑了,马鸿逵发现马步芳想保存实力,就让自己的人撤回宁夏。
马步芳只能去兰州,打算依城防守,和马鸿逵、胡宗南一起。
彭德怀把马步芳逼进兰州城,准备彻底消灭“青马”,告慰死不瞑目的西路军英烈们!
三、作战过程
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发起钳马战役,对国民党军,西安绥靖公署胡宗南集团,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马步芳、马鸿逵集团,及陇南兵团,进行大规模围歼战。
经过四昼夜的激烈战斗,共歼敌一个兵团部、四个军部、八个整师共一万四千余人。
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方面,乘胜追击,相继解放扶风、宝鸡及其以东的关中广大地区。
胡宗南集团主力,猬集于秦岭、眉县、渭河两岸地区,“二马”采取分散机动配置。
战役开始后,担任钳制宁青二马集团任务的部队,首先行动,对胡宗南集团,第17军第12师残部,发起攻击。
同时,隐蔽在醴泉县境内的第2兵团,迂回回到胡宗南集团第18兵团侧后。
各部队密切协同作战,先后攻克岐山、武功等地区,歼灭大量敌军。
钳马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军阻止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进的企图,加速了解放大西北的进程,也使得“二马”不战而退,马鸿逵退守宁夏,马步芳撤至兰州。
国民党在广州召开西北联防会议,由行政院长阎锡山主持,马步芳、马鸿逵及胡宗南出席。
会上拟订了兰州决战计划:先吸引第一野战军主力于兰州城下,再三路夹击,击败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马步芳回到兰州后,提出“保镳大西北、保镳家乡、保镳宗教、破产保产、拼命保命”的“五保”方针,决定死守兰州。
马继援调回主力82军回防兰州,并对兰州外围的主要阵地逐一进行勘察。
8月19日,马步芳到达兰州,亲自部署兰州防务,以82军、129军两个主力军、两个骑兵师(旅)、三个保安团共5万人据守兰州城区,以构筑有坚固工事的南山一带为据守重点。
1949年8月4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遵照毛泽东及中央军委指示,向部队发布进军兰州歼灭“青马”的作战命令。
8月9日开始,第一野战军各兵团,和新老解放区的15万支前民工,分左、中、右三路,先后向兰州、西宁,攻击前进。
右路第十九兵团,首先从平凉、固原等地出发,沿西兰公路,向兰州方向攻击前进,先后占领华家岭、会宁、定西等地,至19日进至兰州东南25公里的定远镇以东地区,同时攻占了猪嘴岭、张中店。
中路第二兵团,于10日从咸阳地区出发,经通渭、内官营镇、新营镇,攻占榆中、甘草店等地后,于19日,占领兰州城南20公里的阿干镇及9条路口,按计划逼近兰州城西、城南。
左路第1兵团及62军,于11日出漳县、武山,接连解放陇西、渭源、临洮、会川等县城,16日攻克临夏,20日解放康乐,并向临夏至兰州的公路要冲——洮沙发起攻击。
1949年8月21日拂晓,第一野战军抽调了9个团,对兰州外围阵地发动进攻,经一天激战,弹药消耗了不少,但战局没有任何进展,部队伤亡比预想的大得多。
19兵团以63军、65军各一部共5个团的兵力,攻击马架山,579团在通过火力封锁区时,陷入敌军地雷阵,损失巨大,虽后续部队前仆后继发起连续进攻,但依然无法突破,最终不得不撤出战斗。
第2兵团抽出4个团进攻狗娃山、沈家岭,同样接连受挫。
6军17师50团,承担攻打狗娃山的主攻,进攻前的炮火准备,只削掉了敌军工事的一层皮,各种明暗碉堡,没有受到实质性破坏,进攻部队完全暴露在火网之下,爆破组根本无法接近。
担任主攻的4军11师32团,在黑夜中接近阵地,天亮了发起进攻,反复冲击之后,还是站不住脚跟,最后全部撤了下来。
当晚10点,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向总部报告:“本日试攻兰州外围,19兵团5个团,2兵团约4个团,结果未攻下一个阵地,守敌顽强,工事很坚固。”
首战失利后,彭德怀总结,主观上讲是轻敌,客观上讲,是青马部队确实顽强,而且工事修得非常好。
同时,通过这次战斗,确定了马家军,绝无放弃兰州的打算,而是下定了决心,与我军在兰州决战。
彭总要求各部,利用3天时间,认真总结教训,细致做好攻城准备。
1949年8月25日拂晓,第一野战军主力,分别向兰州守敌发起总攻。
第65军进攻马家山,以第577团从正面主攻,第578、第579团从右侧、第582团从左侧助攻。
马家军以敢死队反击,战斗异常激烈。
在古城岭小房子阵地,第578团3连,打得异常惨烈,连排班级干部接连牺牲,炊事班、通讯员、文化教员全部投入战斗,连续打退敌人14次反击,成功守住了阵地。
入夜,敌军溃退,马家山阵地攻克。
第6军进攻狗娃山,第17师以第50团为主攻团,在进攻受阻时,7连指导员窦德荣,举起炸药包,炸开城墙,战后被追认为“特级爆破英雄”,7连被授予“皋兰山爆破英雄连”的称号。
双方在三营子阵地反复冲击,17时,阵地终被攻克。
第4军进攻沈家岭,以第11师31团为正面主攻,在第二道堑壕前,突击连被敌一暗堡压制,2连连长李应忠扑向暗堡,用身体堵住枪眼。
14时,攻克沈家岭核心碉堡,随后击退敌人多次反击,18时,我军控制沈家岭。
第3军负责肃清狗娃山残敌、夺取黄河铁桥之任务。
25日22时,第7师第19团3营,向狗娃山搜索前进,发现守军已经撤退,当即决定直插兰州城,夺取大铁桥。
3营官兵在英勇的带领下,向西门急进,沿城墙外直扑大铁桥。
26日凌晨,马家军全线崩溃,第6军乘势占领狗娃山。
12时战斗胜利结束,兰州宣告解放。
此战役,歼灭马步芳部2.7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马步芳军事集团实力,全部报销。
四、战役意义
1. 马家军的覆灭
兰州战役后,马步芳家族武装瓦解了,马继援等逃窜,西宁解放。
马家军,曾经在西北横行一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造成了巨大损失。
然而,在兰州战役中,马家军的主力,被我第一野战军一锅端,其势力范围迅速缩小。
随着西宁解放,马家军彻底完蛋,这标志着西北的反动武装,被基本清除。
2. 西北解放的关键一步
这场战役决定了西北解放的步伐,为新中国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兰州战役胜利后,西北敌军分崩离析。
第一野战军付出了12000多人的代价,共歼敌42360人,其中主要是,顽强抵抗的“青马”部队,马家军基本被打垮了。
兰州战役,打开了进入青海、宁夏、河西走廊,甚至新疆的大门,意义重大。
青海的残余敌人,在兰州战役后一下子就垮了,我第1兵团,势如破竹地攻占了西宁,9月5日,西宁解放。
从9月2日开始,我第19兵团主力进攻宁夏,马鸿逵、马敦静父子仓皇逃窜,他们的军队大部分被歼灭或投降,曾经在西北横行20多年的“马家军”彻底完蛋。
兰州战役的大捷,不仅打败了最凶恶的“青马”,还为整个西北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一战定乾坤!
同时告慰那些,在九泉之下,死不瞑目的西路军英烈们:
血海深仇已报,你们可以安息了!#爆点#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