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中,有一种特殊的房产交易形式备受关注,那就是法拍房。从互联网大数据来看,近年来法拍房的相关搜索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考虑参与法拍房交易。不过,法拍房就像一把双刃剑,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但同时也暗藏诸多风险。

很多人对法拍房可谓是又爱又怕。爱的是,相较于同类商品房,法拍房价格更为实惠,而且产权一般较为清晰。以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为例,一套普通商品房动辄价值百万甚至数百万,而法拍房往往能比市场价格便宜10% - 30%。这意味着,若能成功通过法拍购得房产,至少能节省十几万的购房成本。然而,让人害怕的是,尽管法拍房价格诱人,但其权属情况可能十分复杂,后期涉及的税费问题也常常让购房者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近年来,法拍房的数量急剧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购房者通过银行贷款买房后,因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二是涉及民间借贷,债务人无法偿还债权人的欠款;三是在刑事案件中,法院判决赔偿受害人或没收财产等情况,债务人没钱还债,只能以房抵债。我对“法拍房”有所了解,也是因为身边有朋友通过“法拍”成功购买到了房子。获取法拍房源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比如阿里拍卖、京东拍卖等知名平台,此外还有专业做法拍的代理机构。
“法拍房”虽然价格便宜,但其中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下面为大家简单罗列一些常见的风险:
### 房屋无法过户的风险
倘若房子竞拍成功后,房地产交易中心却不允许该房屋进行过户交易,那就麻烦了。像这类房子,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参与竞拍,因为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金钱成本也难以预估。
### 房屋被租赁的风险
一般来说,遇到存在租赁情况的标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 无效租赁,但被执行人及案外人极度不配合;
- 长期抵债的租赁;
- 真实租赁。
### 房屋无法交付的风险
经常关注【拍卖公告】的朋友会发现,法院在介绍标的时通常会注明“按调查时现状拍卖”。但实际上,标的的真实情况,只有亲自实地走访调查才能了解清楚。
### 有人占用
如果标的被他人占用,且占用人极不配合,那么房屋交付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甚至可能出现“有产证却住不了”的尴尬局面。占用情况基本上可分为三类:被执行人占用、债权人占用、案外人占用。

### 高额税费未事前评估
造成高额税费的情况,主要包括多次过户、权利人差异、权利来源、土地性质、房屋性质等。而这些信息,必须经过详细的尽职调查才能了解。在法拍房交易行业里,未进行尽职调查就盲目参与竞拍是一大忌讳。
### 被忽略的成本
在法拍房交易中,可能会存在车位强制绑定购买、装修家具强制绑定购买、面积差异等实际情况与公告不符的问题。如果不进行实地勘测和调研,根本无法发现这些潜在因素。更糟糕的是,有些购房者直到审税缴税被拒批时,才意识到这些问题。
### 原房主身份的风险
司法拍卖房产的来源一般可分为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国家没收、无主财产。这其中涉及的原房主身份参差不齐,虽然有风险的身份情况并不常见,但一旦出现就会带来很多麻烦。主要分为三类:涉及凶杀、黄赌毒、民间高利贷涉黑等情况的原房主。即便顺利完成过户和交付,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会让人心里不安。
### 付款的风险
付款方面的风险主要涉及法拍贷,具体包括:
- 银行不能按时贷款;
- 客户预审与拍中后征信发生重大变化;
- 贷款成数远不及预期;
- 贷款材料来不及准备。
### 非理性拍卖的风险
同一套标的,有时会出现被悔拍后重新上拍的情况。这往往是因为参拍者在竞拍时过于冲动,拍中后仔细思考又觉得不值,结果导致全部保证金被没收。
### 流程中业务操作出错
在法拍房交易流程中,可能会出现法官业务出错、担保公司业务出错、房地产交易中心业务出错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耗费资金成本、出差成本和时间成本,还会让人感到烦躁和无奈。
以上这些风险是参与“法拍房”竞拍时必须了解并尽力规避的。只要我们避开这些“坑”,多花些心思和精力,还是有可能在法拍房市场中捡到“漏”的。
友友们会因为“法拍房”便宜而去购买法拍房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记录我的2024##我来唠家常##法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