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重读《双面胶》,原著的最后一句写着:丽鹃,没有心跳,没有呼吸。
是的,丽鹃被亚平一抡一抡给活活打死了,这不是小说里虚构的情节,而是六六在采访了亚平的原型后写出的故事,现实远比小说更加残酷。
女方死后,男方霸占了女方的财产,继续过着逍遥的日子,而对于他的恶行,他没有丝毫的愧疚与负罪感,这一切似乎都是他应得的。
谁家的家庭都是一地鸡毛,走到婆媳这一步也是比较极端的。我想六六愿意去写这件事,是因为它实在太狗血,性质太恶劣了,能直击大家的内心,引发女性对自身和婚姻的思考。
六六是想引以为戒,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在原著中,六六精心设计的涓涓就是她的代言人,通过涓涓之口,她讲述了教科书面的女性为妇之道。
女人生产孩子要慎重,不要为了讨好老人而生育,更不要为了缓和夫妻关系而生育。
丽鹃的婆婆来到丽鹃家的第二天,就开始催促丽鹃生小孩,丽鹃的公公更是从道德高度对丽鹃进行指责,让丽鹃受了一肚子气。丽鹃第二天到单位向涓涓诉苦,涓涓开口就把生小孩这事分析得清清楚楚、透透彻彻。
涓涓说得情真意切,但依旧无法引起丽鹃对怀孕的重视。
丽鹃第一次意外怀孕,仅仅是因为亚平来不及做防护措施,就稀里糊涂地要上了孩子。而丽鹃的第二次怀孕,更是在亚平的精心策划下发生的,只是为了满足亚平得绝症爸爸的心愿。
丽鹃沦为了生育工具,她的肚子成为了亚平表孝心的证明。
而丽鹃又得到了什么呢?意外流产带来的对身体的伤害,流产后丈夫的冷淡和婆婆的挖苦,以及一个完全得不到照顾的月子。当丽鹃生下儿子后,婆婆开始和丽鹃争抢儿子,在最后一次的争夺中,丽鹃终于被自己的老公掐死。
如果丽鹃没有孩子的羁绊,会不会更快地结束这段关系呢?如果没有孩子,婆婆大概不会如此丧心病狂吧。
不要把夫妻矛盾引到婆媳问题上去,不要拿自己与婆婆相比。
丽鹃坐完小月子后去上班的时候,涓涓看她神色黯淡,底气惨白,就关心起她的身体状况。丽鹃小月子坐得一肚子苦水,顺势又向涓涓吐槽她的老公和婆婆。涓涓边开导丽鹃边跟她分析婚姻策略。
丽鹃和亚平新婚之初感情确实不错。婚后基本上是丽鹃迁就着亚平,这种迁就也让亚平很受用,若是哪天没享受这种迁就,亚平会失落,甚至还会主动询问丽鹃是否要撒娇。
丽鹃与亚平感情发生变化也确实是在亚平的妈妈到来之后,但这只是个导火索却不是主要原因。
随着婚姻激情的褪去,夫妻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亚平和丽鹃的这种不平等关系才是他们产生矛盾的根源。丽鹃生气了,一定是亚平讨好、认错。丽鹃是公主,亚平就该无条件地照顾她、疼爱她。
丽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是把一切简单归咎为亚平妈妈对儿子的溺爱,看到亚平妈妈给亚平盛饭就直觉肉麻,觉得只有女人才能享受妈妈的关爱。
爱情不一定要求门当户对,但是婚姻一定是。
亚平加班,丽鹃去给他送饭,发现了亚平和他们单位的小姑娘有些暧昧,吃醋了忍不住和涓涓诉苦。丽鹃言谈之中透露出对小姑娘的嫉妒,但涓涓却提醒她小心自己被权力淘汰了。
城里人可以接受娇生惯养的媳妇,农村人更喜欢吃苦耐劳的媳妇。
娇生惯养和吃苦耐劳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丽鹃就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生活习惯也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可是她婆婆就是看不惯她,想要把丽鹃改造成第二个自己。
丽鹃婆婆勤劳吃苦,放在农村也是很常见的,可是丽鹃就觉得她过于粗陋,甚至有点自虐倾向,和婆婆在一起,丽鹃无比压抑。
婆婆希望把丽鹃改造成和她一样的农村人,导致婆媳矛盾越来越深。
亚平希望丽鹃成为妈妈那样的贤妻良母,丽鹃却认为亚平应该像自己爸爸一样操持家务,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只会越积越深,最终爆发。
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只能消耗彼此,折磨对方。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