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挥师南下,他们迅速渡过黄河,如猛虎下山般直扑韩国。而与此同时,赵国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先是遭遇了强烈的大地震,大地颤抖,房屋倒塌,百姓们瞬间失去了家园;紧接着又爆发了严重的旱灾,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国内粮食极度短缺。在这样的困境下,赵国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秦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定韩国后,秦国在稳定占领区的有利形势下,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此时,秦国敏锐地察觉到战机已至,便果断决定趁赵国危难之际出兵攻打。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距离上次秦军攻赵的“番吾之战”失败,已经过去了三年有余。秦军瞅准赵国遭遇大饥荒的绝佳时机,依照三年前的进军路线,兵分三路对赵国发起了猛烈进攻。一路由王翦率领,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从北方南下直逼邯郸;一路由羌瘣带领,同样从井陉出发,朝着“番吾之战”的方向进军,其目的是阻止赵国北方的军队南下支援;另一路由杨端和统领,从南面进攻邯郸都城。秦国依旧沿用老战术,这次能否成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图为秦灭赵之战三军进攻路线图。赵王迁紧急派遣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依旧采取筑垒固守的策略,避免与秦军进行仓促决战。秦军多次进攻都未能得逞,战斗进行得异常艰难,双方陷入了相持不下的局面。
这时,足智多谋的老将王翦想出了一条妙计——反间计,企图从赵国内部瓦解其战斗力。他利用赵王迁庸碌无知的弱点,重金收买了赵王迁的宠臣郭开。郭开此人贪财好利、嫉贤妒能,在他的谗言蛊惑下,赵王迁昏庸地临阵换将,命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为将。李牧忠心耿耿,拒不受命,却惨遭赵王迁处死。这位在三年前的“番吾之战”中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歼灭秦军十五万之多的英雄人物,最终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实在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李牧治军有方,他爱护部属,与官兵们在营房里共同生活、并肩战斗多年,深受士兵们的爱戴和拥护。他的被杀使得赵军军心涣散,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公元前228年三月,秦王政十九年,秦王政时年三十一岁。上将军王翦见时机成熟,立即乘势发起猛攻,一举击败赵军。秦军斩杀赵葱,占领了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吓得仓皇逃走。到了十月,王翦、羌瘣的军队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图中展现的是秦军围困邯郸都城的场景。赵王迁和王室宗亲等族人被流放到了房陵(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的山林中。这里四周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猛兽出没,无需专人看管,一般人根本无法逃出这片森林,是软禁罪人的绝佳之地。据《史记》记载,帝尧之子丹朱也曾被流放到房陵,后来被封于房,成为虞宾,建立了房子国。
在流放期间,赵王迁因思念故乡,创作了《山水》这首诗歌。那哀伤的诗句,如泣如诉,听到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山水》 作者:赵迁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后记:由于被流放的赵王迁和王室宗亲大多是老弱病残之人,又没有年壮之人照顾,粮食常常短缺,而王室族人又无法自力更生,末代赵王迁最终在山林茅舍中被活活饿死。)
再说赵王迁之兄赵嘉,赵嘉原本是太子,后来因其父赵悼襄王偏爱倡后,改立倡后的儿子赵迁为太子。悼襄王死后,赵迁继位,史称赵幽缪王。
公子嘉趁战乱之机,带领宗族数百人逃到了代地(今河北蔚县西北),自立为王,称为代王。但此时的赵国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秦国在赵地设置了邯郸郡。
此图为秦国灭赵国之后的版图。代地的赵军与燕军联合驻扎在上谷易水(今河北怀来西北),试图阻止秦军继续北进。
(后记: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代地和燕军的联军又被秦军击败。到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攻破代地,俘虏了代王赵嘉,赵国至此彻底灭亡。)
就在公元前228年这一年,楚国王室也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
楚幽王熊悍即位已经十年,年仅25岁。他突然身患重病,无法下床处理朝政,只好由国舅李园令尹代理朝政。楚幽王病重不能上朝亲政的消息不胫而走,朝廷上下一片忧心忡忡。大臣们最为关心的是王位继承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楚国的生死存亡。
一天,在朝政会上,老臣矩阳侯许阳左司徒忧心忡忡地向朝廷进言:“如今王上病重,危在旦夕,而且没有子嗣继位,有关王位继承之事应该尽快提上朝廷议事日程。”
令尹李园却满不在乎地回复道:“王位继承之事不必担忧,可由其弟熊犹继位。”
左司徒许阳据理力争:“令尹大人,若王上仙逝,按照朝纲宗法,本应由太子继位。如今王上无子嗣,那就应由王上兄弟之中的长者继位。”
令尹李园顿时大怒:“放肆!有关王位继承之事,王室宗族自有定夺,岂容你这外族之人妄加议论?!”
左司徒许阳并未退缩,继续进言:“令尹大人,如果不商议兄弟之中长者继位,就会乱了朝纲宗法,导致人心动乱,楚国危在旦夕啊!请令尹大人三思!”此时,朝廷中有一些老臣也纷纷站出来表示附议。
令尹李园恼羞成怒,大声喝道:“大胆!许阳,你妄议朝政,妖言惑众,扰乱朝廷上下臣心,居心叵测。来人啊!把左司徒许阳拖出去,打入死牢,等待发落!”
其实,令尹李园心里何尝不明白朝纲宗法。他心里盘算着,长子熊启、次子负刍都是别人所生,只有四子熊犹是自己妹妹李嫣嫣所生。如果立外生子为王,自己令尹的位子肯定不保,李氏家族的势力也将土崩瓦解。
矩阳侯左司徒许阳之子许公子,得知父亲因王位继承之事被打入死牢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场王位之争的血腥杀戮即将拉开帷幕。长子熊启已发誓效忠秦国,还担任了秦国的左丞相,不可能回楚国继承王位,而且秦王也不会允许他回去。现在,唯独次子芈负刍最有资格继承王位。但令尹李园一心想立自己的外甥熊犹,必然会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一系列排除异己的行动,这样一来,芈负刍的性命就危在旦夕了。
事不宜迟,许公子立即策马向楚国的西南端苍梧郡奔去,准备向苍梧侯芈负刍报信。他快马加鞭,大约驰骋了一周时间才到达苍梧。
图为许公子奔苍梧郡向芈负刍告知王室之变的情景。许公子一见到芈负刍,便急冲冲地说道:“芈公子,大事不好!”
芈负刍疑惑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失措。”
许公子连忙说道:“楚幽王病危,关于王位继承之事,由于楚幽王没有子嗣,按照常理,本应由王上兄弟中的长者继位。但朝廷大臣们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由长子熊启继位,二说由次子你继位,三说由四子熊犹继位。大臣们为此争论不休。”
芈负刍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好争的,按照朝纲宗法办理不就行了。”
许公子无奈地说出实情:“可朝廷上偏偏有人不按朝纲宗法行事,非要立四子熊犹继位。”
芈负刍愤怒地问道:“谁如此大胆,竟敢无视王法?”
许公子回答道:“此人正是令尹李园,他们李氏家族的大臣们,一心要立自己的亲外孙熊犹。”
芈负刍气愤地说:“这个家伙,一向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独揽朝政多年,眼里根本容不下别人。”
许公子表明自己和父亲的立场:“正是如此,我父亲认为长子熊启已誓死效忠秦国,还做了秦国的左丞相,不可能回楚继承王位,况且秦王也不会答应。现在只有次子你最有资格继承王位。但我父亲却因此被李园打入了死牢。”
芈负刍拍桌怒道:“岂有此理!不容别人商议,不按宗法行事,飞扬跋扈,独断专行,此人不除,天理难容!”
许公子提醒道:“为了排除异己,确保熊犹继位,令尹李园已经在幕后有所行动,请芈公子多加防范。”
芈负刍点头说道:“说得对,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要从长计议,防患于未然。”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期分解!
作者写作动力,来自你的点赞!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