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军事领域,战斗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空军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战斗机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五代机歼 - 20和新型战机歼 - 16,它们正逐步成为我国空军的中流砥柱。
目前,我国的五代机歼 - 20已经有250多架部署到五大战区。此外,还有300多架的歼 - 16新型战机,作为侧卫系列主力战机,也都在稳步增量中。如今综合算下来,中国空军现有的战斗机总量超过1500架。新型战斗机所形成的战斗力,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更有着综合战力配备的显著优势。

很多网友都知道歼 - 20和歼 - 16形成战略搭配,协同作战。歼 - 20是世界先进战机,而歼 - 16有“炸弹卡车”之称,是名副其实的侧卫战机。它们强强联合,形成的打击实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将会成为空中的无敌组合。
然而,不少网友表示这种说法是否有些高估了呢?实际上,歼 - 16比苏 - 35具有更强的综合作战威胁力,这个特点也被西方认可。歼 - 20在先进的雷达、火控、动力、武器等综合装备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优势。

如果从外观对比,歼 - 20和歼 - 16相比,歼 - 20体积更显圆润。因为设计了三个内置弹药舱,所以显得“膀大腰圆,内有乾坤”。歼 - 16被称为“炸弹卡车”,载弹能力更是不容小觑。这两架火力炽热的战机联合搭配组合,可想而知战斗力的呈现,必然会非常亮眼。
从外观上看,歼 - 16要比歼 - 20大一些。歼 - 20长度为20.3米,高4.69米;歼 - 16长21.9米,高5.6米。从整体看,歼 - 16还要略微显得修长一些。

这两款战机现在组成中国空中战斗机最优战斗组合,也能发挥很强大的战斗力。尤其是歼 - 16D电子战机和歼 - 20搭配,作战实力更是蹿升到新的高度。
歼 - 20的隐身能力也是值得夸赞的一个新的突破。在五代机的隐身能力比拼中,美国因为率先攻克隐身涂层技术,作为军工高级机密严防死守。中国自主研发,通过专利技术实现突破,在自己国产的战机上呈现出高度隐身能力,也是震惊世界的创新。
高度隐身能力对于歼 - 20这种空中先锋机来说,在快速突破防御时,通过隐藏自己的行踪,让敌人无法及时发现其轨迹,从而为突击成功创造更多的条件。而且在敌人雷达没有发现之前,实现完成攻击撤回安全区域,这也是对己方战斗力的极大保护。歼 - 20的快速飞行突破防御以及实现隐身打击的执行力,都是具有先进实力的表现。

也有军迷表示,不知道这250架歼 - 20对上美军在日韩等军事基地部署的大量的F - 35五代战机,是否够用和能否真正实现没有悬念的胜利。这些都不好去妄断,因为官方公布的参数有限,更是对于很多数据有所保留。这些也引发很多网友好奇,如果公开的数据是出于低调,那么歼 - 20也好,歼 - 16也罢,在实际作战中,会有出乎意料的表现,这也符合我国军工一贯的低调态度。
如果目前网络上能看到的数据和参数,都是最高上限,那么必然和西方五代战机还有差距。在针对某一个作战攻势特点,不同机型的表现,会各有侧重,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设计和打造战机的初衷用途,都有所不同,因此表现出迥异的打击威胁力和热度不同,都是正常的现象。

目前我国五代机的产能速度还不够快捷,歼 - 20的总量在250多架,当前年产量为100架左右。因为多个流程都需要工程师手工打磨和校准,因此对于歼 - 20的战机生产效率,以十天组装一架的速度来看,还是不够快。毕竟如果到了战时,这个生产速度支撑补给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提高产能和提高效率。
当然,歼 - 16发展到现在,有着多个机型的升级,总体的战斗力搭配歼 - 20能够暂时弥补歼 - 20总量不足的现状。在想办法提升产能的同时,歼 - 16的威胁力也总是被外界提及,即便五代机歼 - 20都横空出世了,转眼也服役7年了。

但是歼 - 16不但不能被替代,还要在原来的歼 - 11基础上,换代升级,提升能量,增加威胁力,继续作为升级辅助的侧卫。在技术先进程度上,继续参考歼 - 20优点,和使用相关的新型技术,陪伴在歼 - 20左右,为保卫蓝天和领空,做出重要的空中防御贡献。
这两款战机在空中都能同时追踪30个目标,锁定4 - 6个目标进行重点打击,实现200公里范围的雷达扫描和探测警戒功能,实现更高效的检查和打击。目前两款战机都是安装国产的WS - 10“太行”发动机,未来会换装涡扇15和昆仑15发动机,进一步提升推力和续航动力。

在新型战机的加持下,中国空中战斗机总数量超过1500架,有着更多更强的防御力量。未来会稳定增加新型战机的总体部署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