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光芒,它就是新开岭战役。新开岭地处本溪与丹东之间的宽甸县境内,在这片土地上,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书写了一段辉煌的战斗篇章,他们在此全歼了国民党号称“千里驹”师的第52军第25师。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战场局势风云变幻。1946年10月,东北国民党第13军在抢占热河解放区后,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将进攻的矛头先后指向辽南和辽东地区。至10月26日,辉南、金川、安东(今丹东)、桓仁等地相继落入国民党军之手。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保卫南满解放区成为当务之急。10月下旬,辽东(南满)军区副司令员曾克林以及副政委莫文骅,风尘仆仆地来到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的驻地赛马集,他们带来了军区的重要决定。
在赛马集,曾克林和莫文骅向第四纵队传达了军区的指示,要求部队在撤退过程中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机动防御的策略。作战方针以内线为主,内外线紧密结合,在运动战中积极寻找有利时机,力求歼灭敌人的一路或一部,从而有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国民党的进攻序列中,中路部队是第52军第25师。这支部队可不简单,它曾参加过缅甸远征军作战,武器装备为半美式装备,具备较强的战斗力。也正因如此,该师极为骄横,自吹是“能征惯战”的“千里驹”师。他们根本不把东北民主联军放在眼里,一路横冲直撞,猖狂进犯。第25师紧紧跟在第四纵队后面,妄图与四纵进行决战。10月23日黄昏,第25师进占赛马集,而此时,第四纵队主力早已隐蔽集结在赛马集附近地区,静静等待着战机的到来。第四纵队司令员胡奇才和政委彭嘉庆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逐步诱敌深入,等待最佳时机歼灭敌人。10月24日,敌第25师留下第74团的两个营据守赛马集,主力则向凤城急速进发。15时,我军果断出击,以第11师主力、第12师主力以及军区警卫团的两个营,突然向赛马集留守之敌发起猛烈进攻。战斗持续到25日拂晓,我军成功收复赛马集。26日,敌人得知赛马集失守,后方受到严重威胁,急忙回援。28日,敌第25师再次占领赛马集。30日午后,该师分两路向东进犯宽甸,在我第11师的狙击和引诱下,当晚进入了我军预设的战场——新开岭以东的黄家堡子、韩家堡子地域。第四纵队迅速部署歼敌计划:以10师(欠一个团)担任主攻任务,第11师和第12师(欠一个团)进行助攻;以第10师之30团(欠一个营)作为纵队预备队;以第12师第35团在石头城和三股流地域,负责警戒凤城方向的援敌;纵队炮兵团主要为第10师的作战提供火力支援;纵队指挥所则设在小边沟。
此时,陷入我军包围的敌第25师摆出了一副决战的架势,妄图作困兽之斗。10月31日上午10时,攻击部队在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的率领下,向敌人发起了进攻。第四纵队主力向占据黄家堡子一线的敌第25师展开分割围歼行动。然而,敌人抢占了老爷岭制高点,使得第10师的主攻部队遭遇失利,当日未能结束战斗。11月1日,第四纵队没有丝毫懈怠,继续对被包围的敌第25师展开攻击。在战斗中,我军多次击退敌人的反冲击,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与此同时,敌军为了解救第25师之围,派遣敌第二师从凤城、安东向宽甸攻击前进,新22师从草河口向双岭子、赛马集攻击前进。11月2日,第四纵队将预备队投入战斗,全体将士全力以赴。激战至12时许,终于将被围之敌压缩于黄家堡子河套里,并将其全部歼灭。至此,新开岭战役取得了胜利。此役,共毙伤敌3150余人,俘虏敌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以下5800余人,我军伤亡1920人。新开岭战役意义重大,它全歼了国民党军嫡系部队号称“千里驹”的第25师,开创了东北战场初期我军首次歼灭敌人一个整师的光辉先例。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