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首尔梨泰院在星期六(10月29日)的一场万圣节活动上发生了令人痛心疾首的恐怖踩踏事故。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回溯到1993年,在香港中环兰桂坊也曾上演过极为相似的一幕,当时的惨痛场景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那场事故造成了21人死亡、63人受伤,大部分死伤者都是青少年,其中还有外国游客。这起事件也成为了香港开埠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人踩人惨剧。
在1992年的最后一个夜晚,香港这座繁华的都市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大批香港市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兰桂坊庆祝跨年。兰桂坊,作为一个汇聚了众多大小酒吧与餐馆的中高档消费区域,一直以来都是香港中产阶级、外籍人士以及游客们喜爱的聚集地。自内地自由行开放之后,它更是成为了内地游客眼中极具香港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
然而,兰桂坊的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里没有开阔的视野,狭长的人行道被夹在两旁高耸的高楼之间。当晚,兰桂坊被精心布置成了一个盛大的跨年舞台,巨型气球在夜空中格外醒目,还有电视台对现场的盛况进行直播,其收视率丝毫不逊色于央视的春晚。尽管香港警方当时派驻了118名警员在场维持秩序,但他们所面对的,是多达2万名热情高涨的香港市民和游客,警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起初,聚集了2万人的兰桂坊并没有出现混乱的情况,只有极少数人因为秩序问题被警方拦在了场外。但随着跨年倒数的临近,现场的局势逐渐失控。有人开始喷射气罐式彩带、喷洒啤酒和汽水,甚至有人掷扔酒瓶,更有甚者还焚烧报纸,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1993年1月1日零时10分,悲剧发生了。有人首先不慎跌倒,随后,人群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相继倒下。而在跌倒处另一侧的威灵顿街,同时还有不断的人群涌入,这使得人群开始互相践踏,有的人甚至被四层的人群压在下面。直到呼救声此起彼伏时,人群才终于停止了挤压。此时,大量伤者倒卧在道路两旁,游人的个人物品也散落一地,这起事件后来被称作“兰桂坊惨剧”。
为了防范类似的意外再次发生,香港警方在星期天(10月30日)和星期一(10月31日)晚在兰桂坊一带实施了单向人流管制措施,还设立了紧急救援通道和救护站。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星期一晚的兰桂坊依旧人头攒动,但由于警方实施了有效的人群管制措施,现场秩序井然。
韩国首尔梨泰院星期六(10月29日)一场万圣节活动上发生恐怖踩踏事故,与1993年香港中环兰桂坊的经历相似,当时造成21人死63人伤,大部分死伤者为青少年,当中也有外国游客,成为香港开埠以来最多人死亡的人踩人惨剧。
当1992年的最后一个晚上的香港,大批香港市民及游客到兰桂坊庆祝。兰桂坊,这个聚集大小酒吧与餐馆的中高档消费区,一直以来是香港中产阶级、外籍人士还有游客的聚集地,自由行开放后,更成为内地游客眼中的香港特色旅游景点之一。
香港兰桂坊没有开阔的视野,狭长的人行道被挤在两旁的高楼之间。当晚,这里被布置成了跨年的舞台,布置了巨型气球,还有电视台直播现场盛况,收视率可比央视的春晚。而在当时的现场,香港警方派驻了118名警员在场维持秩序,但是他们面对的,是多达2万名香港市民和游客。
这里聚集了2万人的兰桂坊先前并无混乱,只有极少数人因秩序原因被警方拦在场外。但是随着倒数临近,兰桂坊开始失控:有人喷射气罐式彩带、喷洒啤酒及汽水、掷扔酒瓶甚至砖块,更有人焚烧报纸。
1993年1月1日零时10分,有人首先跌倒,随后,人群如骨牌般相继倒下,跌倒处另一侧的威灵顿街同时不断有人群涌入,人群开始互相践踏,有人甚至被四层的人群所压。呼救声始起彼落时,人群才停止挤压。大量伤者倒卧在道路两旁,游人的个人物品则散落一地,被称作“兰桂坊惨剧”的事件
为了防范意外,香港警方星期天(10月30日)和星期一(10月31日)晚在兰桂坊一带,实施单向人流管制,设立紧急救援通道和救护站。图为星期一晚兰桂坊人头攒动,警方在兰桂坊实施人群管制措施,现场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