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商业传奇故事屡见不鲜,但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触碰法律红线的“传奇”,却令人深思。王天平,一个曾经在商界看似有着辉煌经历的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与警示意义。
2009年12月8日上午,亿万富豪王天平涉黑案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王天平及其他23人,涉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强迫交易罪,行贿罪,窝藏罪等9项罪名。这一系列罪名的背后,是王天平从一个看似励志的创业者,逐渐走向黑暗深渊的历程。
王天平曾凭借着智慧和能力努力求生。他出身平凡,宛如草根中的草根。13岁时,在当地人的带动下,他就开始从村里的散养户手中收购生猪;14岁,在自家稻田里钻研新型养鱼法;15岁,成为省级农村致富标兵。37岁时,他采取中国式的上书陈情,写信给时任重庆市市长,请求组建重庆市肉类食品加工及配送中心,仅3天后便得到批示。此后,重庆市政府高级官员也促成了上海梅林集团对其公司的收购。他有着一段“速成”的红色人生,曾经的他,努力拼搏,一心求发展。
在4天的庭审时间里,王天平一直辩称:“做大了,就说我是垄断,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做不好,又会说我对不起重庆市政府以及有关市领导的支持。”然而,他本人并非如自己所说的那般无辜,他是个毫无争议的涉黑者。在发展成“猪霸”的路上,财富和光环的背后掩盖着暴力和血腥。
其实,猪肉垄断作为一种资源垄断,充其量只是表象,其背后还潜藏了决定性的权力垄断。中国式富豪的暴力发家史,往往起源于草根阶段的创业初期,此后随着资本的积累与公司化的正规运作,逐渐洗白。然而,王天平却与这个套路截然相反。
在重庆市合川区宝华镇龙门村,王天平出生的地方,邻居们向记者透露,身高不足1米6、不讲究穿着的王天平做生意很卖力,其工作时间甚至可以用“披星戴月”来形容,工作强度更是“苦得不得了”。而在同行眼里,创业初期的王天平,为人和善,讲诚信,常穿着破旧的衣衫,用汗水“浇灌”了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
1996年,进入而立之年的王天平,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响应重庆市政府的号召,投入上千万元,创办了重庆市永红食品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地从事生猪的屠宰和流通。此举,被同行们认为是王天平持资本钻研政策的一个开端。
正是从1996年起,王天平开始注重赚取“名声”,逐步打造了一位爱心民营企业家的形象。重庆当地媒体曾有过这样的描述:王天平开始利用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永红公司直接为农民和城镇下岗工人提供了800个就业岗位,使2万余农村劳动力通过养猪实现了增收。与此同时,王天平的财富积累开始迅速累加,截至2003年,永红公司产值达2.8亿元,上缴税费2000万元。
然而,与以往开庭的“黑老大”涉黑之路相比,王天平的涉黑人生却出现了倒置。在“草根阶段”的创业初期,王天平确实是一名诚实守信的市井商人,凭借自己的勤劳汗水赚取第一桶金。然而,在其创业中期拥有“商人”光环、后期得到了重庆市政府大力扶持后,他却开始采用了暴力,尤其是在其创立重庆市永红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红公司”)与重庆今普的“暴富”时期,频繁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涉黑手段。
重庆检方指控,1996年,在永红公司成立3个月后,王天平就使用了暴力,时因合川区的几名生猪经营户不愿将收购的生猪交到永红公司屠宰,即遭暴打;特别是1999年3月以后,王天平通过有组织地实施强迫交易、故意伤害等手段,实现了对合川区生猪收购市场的非法控制。
“可以这样说,政府的支持,成就了王天平与重庆今普。”重庆众多猪肉商们说。
2003年,对王天平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据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显示,这一年,他向重庆市市长写了一封建议信,由此获得了多方面的破格支持。当年5月,王天平以永红食品有限公司的名义,发给时任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一封建议信,信的标题就是《关于组建重庆市肉类食品加工及配送中心实施放心肉工程的建议》。
王天平写下此信的目的,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得到新一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由政府确定其定点屠宰的资格。由于王天平关于放心肉工程的建言极具吸引力,得到了重庆市政府领导的支持。
“可以这样说,政府的支持,成就了王天平与重庆今普。”重庆众多猪肉商们说。此外,2006年,在王天平40岁时,重庆今普成功进入重庆市各中小学食堂,成为“放心肉供货企业”。在上述背景下,重庆今普成为了国家标准的肉类屠宰加工企业,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年产值达30 - 40亿元人民币。
王天平“重庆屠霸”的称号,由此而来。因猪贩粟朝生没有将收到的生猪交给永红公司屠宰一事,王天平之弟王东明即安排人将粟朝生活活打死。
作为曾被称为“一个带来放心肉的人”,王天平的猪肉实在不能让人放心。在庭审中,公诉人指出,王天平涉黑团伙在对活猪屠宰前用高压棒、大水棒对猪进行注水,导致每头猪增加几十磅到一百磅重,有一次一头猪因注水太多而被撑死。
王天平“涉黑组织”甚至背上了一条命案。重庆检方指控,2003年,因猪贩粟朝生没有将收到的生猪交给永红公司屠宰一事,王天平之弟王东明即安排人将粟朝生活活打死。
2004年11月,即有群众向重庆警方举报王天平涉黑。然而,王天平却一直逍遥法外长达5年,直到2009年6月19日才被警方抓获。其间,王天平不仅凭借一封“建议信”,得到了重庆市政府高层领导与重庆市政府的支持,创办了重庆今普食品有限公司,还频频采用暴力手段垄断了三个区的猪肉销售市场,迅速成为亿万富豪,并为自己摘取了“红色”光环——爱心企业家、大渡口区政协委员。
据重庆屠宰业的“深亮”邓成玉透露,重庆主城区的指定屠宰商们,曾于2005年组建过“联营公司”(重庆亿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企图阻止省外与潼南县的猪肉进入重庆主城区,进而垄断、控制重庆主城区的猪肉市场。其中,王天平是“联营公司”的积极推动者。2005年,“联营公司”是被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发现,出面制止后才解散的。
“那时候,‘联营公司’迅速聚集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他才敢于使用暴力的,即使‘联营公司’后来解散了,但这种手段一旦开始后,就很难收手了。”邓成玉说,王天平采取暴力手段来垄断市场并不出乎同行们的预料,“甚至可以这样说,假如再给王天平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或许还会选择使用暴力。”
李邦松在重庆市江北区加州酒楼送给文强人民币20万元,托其解决粟朝生案。
王天平案牵出了文强等司法人员收取黑金的事实,他们等为王天平涉黑团伙处理粟朝生命案的细节随之大白于天下。2007年9月,即粟朝生死后3年零九个月,重庆市公安局与合川公安局将以侦查粟朝生案为突破口,查办以王天平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并将当时王东明的手下张应、王汉伦抓获归案。
在花了十几万“探路费”后,王天平找到了重庆劲力酒店老板李邦松,这次王天平终于找对了门路。王天平给李邦松人民币50万元。李邦松找了原刑警总队副总队长黄代强,送给黄代强人民币10万元,求其安排见文强。之后,李邦松在重庆市江北区加州酒楼送给文强人民币20万元,托其解决粟朝生案。
最终,文强向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施加影响,并安排该案移交给他亲信黄代强分管的三支队。黄代强中断了粟朝生案侦查活动,使得王汉伦、张应等人作出有罪供述后,最终仍取保侯审,令王天平、王东明的涉黑团伙得以逃脱。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