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本应享受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一个令人困惑且担忧的现象却愈发凸显——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尤其是90后群体,已然成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这一现象着实让许多人感到费解,毕竟在长辈们的那个年代,抑郁症相对较为罕见。这究竟是为何呢?是社会环境的变迁,还是心理需求的转变?接下来,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这一现象。
据《柳叶刀》杂志的调研数据显示,20岁到60岁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段。这也就意味着,如今的90后已然步入了这一高发区间。学者们指出,20岁到30岁这个阶段,人们往往要面临诸多生活上的重大转变。一方面,即将踏入社会,要独自应对职场中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在亲密关系方面也会遭遇不少问题。而且,90后群体中独生子女的占比较高,从小备受家人关注,当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时,需要独立解决生活难题,因而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
在这个年龄段,引发抑郁的原因通常包含以下几点:
有人说,70后、80后的父母大多生活条件普通,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对于90后而言,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群体,在相互比较中,更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和70后、80后相比,90后的童年生活基本能实现衣食无忧。然而,90后的父母大多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长大,成长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两代人之间容易产生“代沟”。父母们往往觉得,只要为子女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就算是合格的家长。但他们常常忽略了,自己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精神伤害。
90后的父母通常更关心孩子的温饱、冷暖以及身体健康,而90后则希望能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目标和情感状态。尽管在物质上更容易得到满足,但他们却更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忽视,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这些在原生家庭中留下的创伤,很可能就是抑郁症的隐患。
从追求物质到追求精神,这一转变给90后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时代的发展让他们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但成长环境却难以满足这些需求。而且,很多家长对抑郁症存在较深的“病耻感”,不愿承认子女患上了“精神疾病”。
如今,娱乐方式日益丰富,但人们却感觉生活越来越乏味。回想小时候,虽然娱乐活动不多,但和小伙伴在田间追逐、玩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就觉得无比快乐。选择增多并不意味着快乐加倍,反而意味着人们要花费更多精力去接收信息,然后做出选择和决策。
信息的透明化也使得竞争压力增大,人们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对于很多90后来说,房价不断攀升、养育子女成本增加、独生子女的家庭负担等,都是当下社会环境中难以避免的情绪压力源。
90后抑郁症高发,首先是因为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逐渐从家庭关系中独立出来,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也可能随之显现。90后是物质相对充裕的一代,但物质上的满足过多,也可能削弱他们感受快乐的能力。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一些无意义的快乐,去追寻有价值的快乐。对于抑郁症的预防,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获取正能量。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生活习惯来摆脱抑郁情绪,比如阅读有益的书籍、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亲近大自然等。
另一方面是释放负能量。负面情绪不会自行消失,压抑只会让它们愈发强大。学会表达负面情绪至关重要,因为社会文化往往倾向于压抑我们的负能量,很多心理疾病就是压抑的结果。
那么,如何释放负能量呢?首先,要觉察到内心的负能量,不要急于否认。其次,要及时与他人倾诉和表达。很多人觉得在他人面前展现负能量不好,这其实是过度压抑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及时表达有助于避免它成为压垮自己和他人的负担。最后,要学会升华负能量。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人的本能,我们可以将这些负能量转化为创造力,比如写作、绘画、唱歌等。不要说自己没有兴趣爱好,或许只是害怕做得不够好。放下内心的评判,尽情表达自己,有些事情,我们要纯粹为自己而做。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