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徽嫁入司马府11年,生育了5个女儿。她相夫教女,恪守妇道,端庄有礼。然而,就在她正为大女儿出嫁做准备时,却意外发现了司马家养死士的秘密。司马师的小儿子司马昭发觉她发现了这个秘密后,一板砖将她禁锢在一个柴房。司马昭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司马师,借司马师的手将夏侯徽害死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司马师第一眼看到夏侯徽就厌恶上了她,而且十几年都没变。他竟然想让夏侯徽跟自己私下来保守司马家的秘密,遭到拒绝后他便害死了夏侯徽。
夏侯徽死得不明不白,夏侯家、曹家当然不会答应,要找司马家算账。司马师佯装失去爱妻,他真诚地面对夏侯玄反问:“我为什么要杀徽儿呢?”
司马师为何要杀害妻子夏侯徽呢?剧中好像没道理,他们是恩爱夫妻。史书记录,夏侯徽颇有见识,能给司马师出谋划策。可史书也记载,司马师毒死了夏侯徽,那年她24岁。
司马师为何要杀害妻子夏侯徽呢?他们属于不同的阵营。夏侯家与曹家属于王戚,司马家属于世族,他们有时需要联盟,通过联姻能加强联盟,而他们也是权力角逐中的对立阵营。曹真与司马防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夏侯尚、夏侯玄、夏侯徽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司马一家被曹爽排挤多年,自然心生不满之意,朝夕相处的司马徽成了司马家的防范对象。司马师没有合适的机会下手,几个孩子也需要夏侯徽照料。
234年,洛阳城爆发流行病,司马师终于等到了机会,用毒药毒死了夏侯徽。此时死亡不容易引起怀疑,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也许当时他掩人耳目、偷天过海,但日后必露马脚。《晋书》还是记录了夏侯徽被司马师毒杀的事实。
年华大好的夏侯徽死得无辜,五个女儿失去母亲实在可怜,而杀妻的司马师实在狠毒,为了政治目的泯灭人性。可叹夏侯徽对司马师的一片深情,对司马家多年的付出。
夏侯徽死后,司马师续娶的第二任妻子史书上没有名字,只称吴氏。她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儿,她是吴质的女儿。辅佐曹丕上位的主要有4个人,被称为曹丕的四友,这4个人是司马防、吴质、陈群、朱铄。
吴质的才能还在陈群之上,他是曹丕的心腹、挚友,经常给曹丕出谋划策,他同时又是曹植的文友,可见才华之高。
曹操很多年来一直在观察曹丕和曹植,看这俩孩子到底谁适合立为世子,谁适合做将来的接班人。这两个孩子身边的人给他们出谋划策,该怎么怎么表现得更加优秀一点。
有一次,曹操要出征,曹植给父亲写了才情满满的诗词送行。曹丕的文采比不过曹植,吴质给他出主意:“你啥都别说,你就只管哭,拉着你父亲的衣角哭,你舍不得他出去。”
曹丕听了吴质的话,对着曹操一个劲儿泪流满面:“儿子没用,让父亲这么大岁数还要亲自上战场。”这样的表现果然打动了曹操,曹植有才,曹丕孝顺,心疼父亲。从此之后,曹操定下了立曹丕为世子的心。
因此,曹丕能够当上太子,最终能够当上曹魏的开国皇帝,吴质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是曹魏的开国功臣。
所以,当司马防权势还没有达到如日中天的时候,司马师毒死了第一任妻子夏侯徽,就娶了吴质的女儿续弦,续弦也是正妻。司马师娶吴氏做第二任妻子,显然又是一场政治联姻。
吴氏没有生育,司马师把她休了。之后又娶了羊徽瑜做第三任妻子,羊徽瑜比夏侯徽小3岁,她出生于泰山郡的名门世家,羊氏一族在汉朝一代历任高官,汉朝魏明帝时期最高级官员食邑三公俸禄每年1万石(dan),第二级是两千石,差不多少算九卿级别,羊家到羊徽瑜这一辈,有7代人的俸禄都是两千石这个级别,可以粗略理解为连续七代的部级领导之家。
巧的是羊徽瑜名字中也有个徽字,不知道司马师会不会也叫她徽儿。
羊徽瑜豁达大度,她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一般哥哥如果无后,弟弟的第一个儿子留着做自己的嗣子,第二个儿子就要过继给哥哥为嗣。司马昭的长子是司马炎,次子司马攸就过继给了司马师,司马师和羊徽瑜就成了司马攸的爹娘。
司马防死后,长子司马师继承魏王、大将军等爵位和实权。在一次平叛过程中,司马师眼疾发作,临死前将爵位军权都交给了司马昭。按理来说,司马昭最终应该将这些权力交给司马攸,而不是司马炎。可人都有私心,虽然司马攸也是亲生儿子,但已经过继给了大哥,而司马炎才是自己的嫡子。
司马攸的才华不逊色于司马炎,他有四个儿子也个个出众。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承魏王位,不久逼曹奂退位,西晋王朝开始建立。他追封父亲司马昭为文皇帝,追封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这是应该的,因为司马昭继承了司马师的一切。他把自己的母亲尊为太后,伯母羊徽瑜也是太后。司马师死后,羊徽瑜又活了23年,一直到65岁才安然离世。
司马炎后宫万人,儿子26个,他立了长子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智商不够,此后的八王之乱,有3个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弟,有2个是堂兄弟,有3个是堂兄弟,其中1个就是司马攸的儿子,人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当皇帝。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