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交通领域,高铁的发展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还成为了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然而,在高铁飞速发展的历程中,也经历过一些波折,发生过不少列车事故。让我们一起回溯过往,深入了解这些事件。早在2022年6月4日10时30分许,贵阳北至广州南的旅客列车D2809在贵广铁路榕江站站前轨道入口处运行时,撞上突然滑坡侵入线路的泥石流,致使7、8号车厢脱轨。D2809次动车组列车司机杨勇不幸遇难,1名列车员和7名乘客受伤。
脱轨的D2809次列车
我国动车组的发展始于2003年6月,当时铁道部明确了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思路。到了2006年7月,首列时速200公里国产动车组下线。2017年,动车组招标正式开启,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中国动车组发展迅猛,成果丰硕,一度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代表作。中国高铁后来居上,超越德国老师,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的标杆。从此订单不断,让世界眼红。而曾经,中国对高速铁路一无所知,日本高铁新干线早在1964年就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铁——东海道新干线通车并大获成功。
日本新干线列车
德国的ICE高铁以舒适著称,然而,当时中国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高速铁路。从2008年开始,国家就非常重视高速铁路的投资,每年的资金达到上千亿。我国被世界称为基建狂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刚开始发展高铁时,美国和日本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只有德国让我们参观高铁,这让德国自认为是我国高铁老师。中国高铁发展至今也发生过多次高速列车事故。本期我们将盘点动车组发展至今近20年来发生的事故。
2007年4月20日下午6点30分,动车组启动后的第二天,沈阳北站开往北京站的D12次列车因机械故障晚点一个半小时。发车10分钟后,列车再次故障停车。在外国维修人员的帮助下,几分钟后火车又上路了。故障导致列车晚点一个多小时到达北京。经发现,该动车组故障为动车组接头不匹配,对动车组采取自动保护措施,导致停车现象。
2007年5月12日,哈尔滨开往北京的D26次列车开往吉林四平,发生故障。火车的空调系统关闭了。由于没有及时打开门窗,车厢内酷热难耐,所有乘客汗如雨下,无法呼吸。经过抢修,列车晚点近5个小时到达北京站。现已查明,该动车组故障是由于设计反复变更,导致局部不成熟,交付较晚,导致调试磨合时间不足。
2008年1月23日,北京至青岛四方D59次动车组列车在济南铁路局胶济线安丘至昌乐间运行时,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9人受伤。现已查明,这起动车组事故是由于铁路施工人员违规进入作业区,监护人员不负责造成的。
2009年3月28日,青岛开往北京的D - 45次和谐号列车在山东淄博附近撞上一名男子,导致列车左前部被覆盖损坏。该男子已经死亡。
2011年7月23日,北京南站至福州站的D - 3115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温福线上上海铁路局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段,与杭州站至福州南站的D - 301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后车4节车厢脱下落高架桥。事故造成40人死亡(包括3名外国人),172人受伤。
7·23温福线动车追尾事故
2018年1月25日11时53分,青岛开往杭州东的G - 281次列车停靠定远站,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导致2号车厢冒烟。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2020年6月7日,贵广线D1862次列车在怀集站至贺州站间黄田隧道内脱轨,造成司机受伤。所有乘客已被安全转移到贺州火车站,为下一步行程做准备。事故是由连续几天的恶劣天气造成的,天气恶劣导致该路段出现落石。D1862次列车被落石挡住,突然剧烈颠簸出轨。前面的车厢已经完全偏离了轨道。
2022年6月4日10时30分左右,旅客列车D2809在贵广线榕江站站前轨道入口处行驶时,撞上突然滑落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导致线路脱线,造成8人受伤,动车司机杨勇不幸遇难。
自200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以来,短短十四年时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突破四万公里,平均每年新增近三千公里。高铁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希望以后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中国高铁复兴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