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历程中,三线建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五工厂的发展变迁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1966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和总后勤部首长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二生产管理局开始着手筹建3535工厂,这一举措为后续的建设拉开了序幕。
到了1966年10月20日,基础建设工程在贵州省贵定县的山沟内破土动工,这正式开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五工厂的建设篇章。它成为支援贵州建设而建立的三线军工企业之一,归军队管理,主要承担着军用被服产品的生产任务。
时光流转,1998年初,按照总后“实施三线搬迁战略转移”的指示,工厂总部迁移至贵阳市南明区沙冲南路的新厂区,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9月,3535厂从总后划转到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并更名为贵州三五三五服装总厂。随后在2009年8月,改制为贵州际华三五三五服装有限公司,企业的性质和名称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变化。
2013年7月,由于贵阳厂区土地开发项目的原因,工厂又整体搬回老厂区。2018年8月,3535服装公司被际华三五三七有限责任公司吸收合并,成为3537公司的贵定分公司,企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3535老厂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这里交通十分便利,湘黔、株六铁路、210国道以及兰海高速公路贵新段都穿境而过,而且高速公路在盘江镇政府所在地设有匝道口。老厂距离匝道口仅1公里,距离省城贵阳42公里、龙里县城20公里、贵定县城11公里,并且各村及自然村寨的公路都已经实现了路面硬化。
老厂所在的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它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同时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与“金海雪山”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华布依第一寨”、“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村”音寨村相邻,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
在生产区方面,建厂初期,按照上级提出的“靠山、分散、隐蔽”的“大三线”基本方针,主厂房被建设在牛角冲、梨木冲、笋子冲、跑马冲(山沟)内。
1979年8月至1981年,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实现企业的正规化、现代化管理,工厂完成了厂房改扩建工程。新建厂房14712平方米,形成了一个集中的生产厂区,厂容厂貌也因此焕然一新。
再看老厂的生活区,住房始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房屋的房龄跨度在40至50年之间。由于建设年限较长,当时的建设要求和生活水平、需求较低,房屋的使用功能有限。门窗破损严重,外墙墙皮脱落现象普遍,供水管道和供电线路老化,已经难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2017年8月启动了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2018年11月又实施了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改造住房723户,改造面积达40365平方米。
经过这两期项目的改造,3535老厂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煤棚全部拆除,房屋门窗得到更换,外墙及屋顶进行了修缮,供水、供电等老旧设施和管线也进行了改造更新。室外道路排污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绿化等附属工程设施完成了改造,小区道路也进行了硬化。
值得一提的是,3535老厂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保留和保存了部分三线建设期间的原有建筑风貌及文化特色。
基于此,工厂准备利用现有房屋、设施设备等资产搭建三线建设、服装行业发展历程展示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三线文化创意园。同时,结合当地生态旅游、农耕产业的开发,推行健康、绿色、文明的理念,凭借精致优良的地域环境,打造休闲养老、生态农业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健康美好生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