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元旦的电影市场中,一部名为《万里归途》的影片迅速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国内网友热烈讨论的焦点。这部影片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波澜,大家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一些网友对《万里归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称赞这部电影完美地展现了“中国速度”,同时也体现了祖国对海外侨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尤其是张译所饰演的“宗大伟”,他将这个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宗大伟也有着人性中懦弱和害怕的一面。
然而,当面临大是大非的抉择时,他却毫不含糊,这种刻画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对这部电影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电影中所呈现的撤侨场景过于夸张,与现实不符。
他们质疑道:“现实中的撤侨行动,怎么可能像电影里表现得那样惊心动魄!”
对于这些网友的看法,我觉得他们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知道,撤侨行动往往是在战争或其他极端危险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际上的撤侨过程远比电影中展现的更加惊险、更加艰难。
就拿《万里归途》的原型之一——利比亚大撤侨事件来说吧。
当年,为了确保同胞能够安全回国,国内的海军和空军迅速联动,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行动。
在仅仅275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成功撤离了35860名侨民。
而就在侨民们刚刚撤离不久,法国的阵风战机便在利比亚的上空呼啸而过,紧接着,大规模的战斗爆发了。这足以说明,战争对于海外侨民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在热兵器的威胁下,人类显得如此渺小。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一下当年震惊中外的利比亚大撤侨事件。
2011年2月15日,在利比亚的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活动。
为了尽快平息这场骚乱,利比亚政府派遣了大量的警察和军队,对游行队伍采取了武力镇压措施。
坦克被开到了街道上,警察肆无忌惮地鸣枪示警。然而,此时已经情绪失控的民众并没有打算离开,双方的冲突愈演愈烈。
在冲突过程中,利比亚的军警率先开枪,导致多名百姓在这场混乱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政府的这种强硬态度引起了利比亚人民的强烈不满,随后,武装冲突在利比亚的多个城市相继爆发。
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枪战,市政府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各大城市很快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在这样的混乱环境下,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完全得不到保障,其中也包括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工业实现了飞速发展,“中国速度”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的工业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还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
仅在利比亚承接的建设项目,总价值就高达上百亿美元。
每个项目都有数百甚至上千名中国员工参与,而冲突的爆发让这些同胞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冲突爆发后,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迅速发出通告,要求在利比亚的中国企业全部停工,以保障员工的安全。
2011年2月19号凌晨1点,时任华丰驻利比亚公司副总经理倪永曹紧急向各部门经理下达指令:
“天亮之后,所有项目立即停工,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火!”
虽然利比亚各大中国公司都下达了类似的指令,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同胞们受到战火的侵害。
2月18号,我国水利水电集团位于利比亚斯蒂哈姆瑞的项目遭到了袭击。一群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可能是政府军,也可能是反政府武装,冲进了员工驻地,进行了疯狂的劫掠。
在这场暴乱中,共有11名中国员工身受重伤。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
2月19号凌晨4点,又有武装集团冲进了利比亚的一处中国工地,将工地的财物洗劫一空。天亮后,他们又闯入了华丰公司在利比亚的驻地,破坏门窗,抢走了电脑和汽车钥匙。
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我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此时摆在国人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救,然后等待祖国的撤侨行动。
2月19号,中国外交部领事司接到了来自利比亚的求救电话:
“利比亚的中国公民遭到袭击,多人受伤,请求外交部尽快支援!”
当时接听电话的是时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的黄屏,他敏锐地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并通知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要求他们尽快确认中国公民的位置,等待祖国的救援。
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接到消息后,迅速通知全体在利国人,前往所在城市就近的港口集结。
接到通知后,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向着附近的港口赶去。他们少则几十人一群,多则数百上千人组成队伍。
其中的青壮年主动承担起了保护老弱妇孺的责任,他们手持棍棒、水管等简易武器,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
很快,港口外就聚集了大量的中国公民。
他们原本以为到达港口就意味着安全了,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利比亚政府军将港口封锁,拒绝所有国人通过。
无奈之下,国人只能在港口外围聚集,焦急地等待着救援的到来。此时,除了中国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公民也在等待着自己国家的救援队。
由于事态紧急,很多中国公民在逃离时什么都没来得及带,他们身上没有食物和水。在等待的过程中,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进行自救了。绝望的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国内传来了好消息:救援队伍已经在马不停蹄地赶往利比亚。
早在2月19号,外交部领事司接到电话后就迅速展开了行动,整个亚非司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2月22号,中南海召开紧急会议,国务院下达指令,撤侨行动正式启动。
命令下达后,空军、海军、中国民航总局都严阵以待,做好了随时执行任务的准备。
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驻马耳他大使馆、驻突尼斯大使馆也迅速做出了反应。马耳他大使馆接到电话时已经是凌晨,工作人员都已经下班,按照常规流程,很多事情只能等到第二天再处理。
但时任驻马耳他大使馆大使的张克远心系国人安危,他立即联系了马耳他的各政府部门。
在张克远的积极交涉下,马耳他政府当即同意,为了配合中国的撤侨行动,一切手续从简。
马耳他港务局、移民局、外交部迅速响应,为中国撤侨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
确定了撤侨地点后,接下来就是选择撤离方式。由于中国公民大多聚集在港口附近,海运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希腊作为世界海运大国,拥有众多的大型客轮。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大使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联系希腊的各大海运公司,希望能够租借到客轮用于撤侨。
然而,此时利比亚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全国,当地的海运公司听说要前往利比亚撤侨,纷纷拒绝了大使的请求。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希腊一家名为安耐克的海运公司挺身而出,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该公司还表示,为了尽快协助撤侨,一切手续都可以从简,甚至可以先不办理,等完成任务后再补办。
得到这个消息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欣喜若狂,他们立即安排了两艘大型游轮前往利比亚,参与中国的撤侨行动。
为了确保撤侨行动的安全顺利进行,海军总部联系了当时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徐州舰,并下达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中国公民撤离!”
在徐州舰的护航下,大型游轮缓缓驶向利比亚。此时,中国公民们大多聚集在港口附近,他们正焦急地等待着救援的到来。
就在大家望眼欲穿的时候,一位中国公民突然站起来,指着海面大声喊道:
“祖国的船来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船只很快抵达了港口,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开始从利比亚撤侨的国家。
在其他国家侨民羡慕的目光中,中国公民们昂首挺胸,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在撤侨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插曲。由于很多中国公民在撤离时匆忙,没有携带护照,因此按照常规程序查询身份后再登船是不现实的。
这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部分日本人和韩国人试图浑水摸鱼,乘坐中国的船只离开利比亚。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工作人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如果没有护照,能够唱中国国歌也可以登船。这个办法一出,那些想浑水摸鱼的人顿时傻眼了。
最终,有3万多名国人从利比亚安全撤离。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