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权益日益重要的当今时代,南海岛礁建设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南海,这片广袤而神秘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当提及南海岛礁建设时,大部分人的关注点或许会集中在岛礁面积扩大了多少、兴建了哪些设施等方面,进而联想到这些年我国填海造岛的辉煌成就、各种神奇的工程以及像“海洋地图编辑器”天鲸号等先进装备。截至目前,中国已在我们实际控制的8座岛礁上填海造地,分别是美济礁、渚碧礁、永暑礁、华阳礁、南薰礁、东门礁、赤瓜礁、永兴岛。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南海的总造岛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美济礁,建成后的面积达6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在南海的第一大岛,并且在一些岛上建立了机场可供客机、战斗机起降。然而,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我们一代又一代守礁官兵的艰辛付出。
与越南的两次南海海战,我们夺回了一些被侵占的岛礁,但南沙许多岛礁被收回后,却依然处于危机之中。因为当时的海军并没有具备远洋航行的大型军舰,而且南海冲突海域离大陆太过遥远。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保护南海安全,我们决定派遣众多士兵守岛。然而那时的岛礁,露出水面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还在海面以下,而且还受潮涨潮落影响,在涨潮时海水能直接没过礁石,小的岛礁仅能供4人站在礁石上,其他人需要站在水中。大家能体会整天顶着烈日,泡在水里的滋味吗?于是守礁官兵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主意。
我们的守礁官兵借鉴渔民的做法,渔民为了方便出海打鱼,利用岛上的茅草、竹子、木头等材料,搭建起临时的房子。我们的战士也在岛上搭建了十平方米左右茅草屋,为了防止海水浸泡,将房屋用木头架高,并在顶上专门做了油毡,算是暂时起到了挡风遮雨的作用。这便是第一代的守礁官兵居住的第一代高脚屋。
第一代高脚屋
但是海上的环境太过恶劣,高温暴晒,经常下雨浸泡,还要受到海浪的冲击,如此恶劣的条件下,2 - 3个月便能将茅草屋给破坏掉了。面对太过残酷的现实,我们的战士们也改变了思路,决定使用更为结实的材料搭建房屋。
为了应对恶劣的天气环境,战士们将原来的茅草屋改用铁皮搭建,解决了茅草屋易受冲击破坏的问题,铁皮屋面积也扩大到了30平方米,拥有三个铁皮房屋,官兵们在屋内的活动空间大增,还对地基进行了加固,也基本不用担心下雨四处漏水、台风会把房屋吸走的问题,这便是第二代高脚屋。虽然条件还是艰苦,但是驻守条件总算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南海气候多变,海水对铁的腐蚀更加剧烈,使铁皮屋锈迹斑斑,而且铁皮屋在高温暴晒下,房间里面温度能达到60度左右,人在里面就像蒸桑拿一样,烈日下,铁皮屋里面根本无法驻守。战士们只能顶着炎炎烈日,站在海水中,守护着我们的南海美丽的岛礁。
90年代后,我国为了改善守礁官兵的驻守条件,于是开始加紧建造了第三代高脚屋。
其设计思路也从“高脚屋”换成了永久式“礁堡”。但是第三代高脚屋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想在茫茫大海上建起一座几层楼高的建筑物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原材料问题,毕竟岛上是没有钢筋、水泥、砂石的,而这些材料完全靠轮船从不远万里的大陆运输过来,而且岛边水浅,大船又不能进港,全靠小船转运。就这样靠着守礁战士和施工人员肩扛背驮,把成千上万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背到岛上,才终于建成了第三代的高脚屋。
第三代高脚屋已经变成了近三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室内面积达到了数百平方米,而且通上了卫星电视,电力供应也非常富足,还有直升机起降平台以及雷达设施。第三代高脚屋的出现,使得驻守条件得到了本质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守礁官兵的文化生活,具备了大量人员驻守的条件,提高了守礁部队生存、防护和作战能力。
第三代礁堡
居住条件的艰苦,只是守礁官兵所克服的一道难关,还有其他更为恶劣的环境等待着守礁官兵。在南海常年高温、高盐、高湿、高日照的环境下,许多战士患上皮肤病、关节炎、腰肌劳损和胆结石等疾病,而岛上又缺乏医疗条件,这让他们处于极大的痛苦之中,终日在病痛中度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淡水,岛礁上淡水资源最匮乏时,饮用水平主要是靠从大陆运输和收集雨水,遇到暴风雨天气,淡水运不进来,淡水的分配只会越来越少,淡水资源最匮乏时,每个人一天只能喝上一碗水。
相较于物质条件上的匮乏,精神上的压力也是守礁官兵需要克服的。因为这个原因,守礁军官要经过层层筛选后,才能被选去南沙守礁。在礁上,每天的事情就是训练枪械操作、岛礁防卫演练、轮流站岗值班,岛礁太小,在岛礁上的生活相当枯燥。在守礁官兵里还流传一句话,“养猪猪跳海,养狗狗发疯,养猫猫怕鼠,养鸡鸡发瘟”。可以想象驻守军人的精神压力有多大,甚至连守礁带去的狗都因为受不了寂寞而发疯。
因为身负使命,守礁战士们在岛上一待就是几个月,有的甚至长达数年。在守礁的日子里,有多少心酸,多少思念,除了守礁的战士谁又能理解呢?
从2013年开始,我国开始对南海的岛礁进行大规模的吹沙造岛,目前南海的岛礁之上,不断地完善一些基础设施,修建了高大坚固综合办公楼、海水淡化设施、太阳能发电站、机场等装置,甚至发扬了我们的传统技艺,建设了微型蔬菜基地。而且守礁官兵的生活环境极大地得到了改善,内部安装了空调、热水器、电视等装置,而且4G网络也已经全覆盖,2016年南海永暑礁的机场已经能够起降客机了。可以说这些年的建设,南海的岛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首过往,我们在南海如此艰难的局面下,发展成目前我们在南海永不沉没的航母。除了感恩祖国的发展强大之外,也不能忘记我们一代又一代海军战士们付出的青春和热血。从1988年的“华阳六虎”抢登华阳礁的,在齐腰深的海水中坚持7天6夜,与越军在15米的距离上对峙4个小时,最终逼退越军;到现在我们在南海填海造岛,能够在岛礁上起降任何飞机,离不开这群“最可爱的人”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其中的艰辛,是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拿着手机、叫着外卖的我们难以体会的。
我们经常在军校大学生毕业季的时候会看到“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不少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口号太大、太空,但正是有这么一群人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属于他们的使命和荣誉。为什么这几天网红对解放军的调侃会被舆论声讨,因为我们知道,正是有这些人的艰辛付出、浴血奋战,坚守在祖国的最前方,才有我们现在的岁月安好。我们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