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文化盛行的前些年,一些网友热烈地讨论评选出了所谓的“京城四少”。他们分别是:王烁(周迅前男友)、王珂(刘涛老公)、汪雨(赵薇前男友)、汪小菲(大S老公)。这些人之所以被评为“京城四少”,首先家庭经济条件还算不错,有一定的财富基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与那些女明星的频繁绯闻吸引了大量的流量,毕竟大多数人都喜欢八卦。不过,与历史上真正的“京城四少”相比,他们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那么,“京城四少”这个词究竟源自什么时期呢?正版的“京城四少”都有谁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民国初年,京津沪的上层人士将当时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统称为“民国四公子”,也叫“京城四少”。他们分别是:张学良、袁克文、爱新觉罗·溥侗、张伯驹。
1、张学良
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公子,人称“少帅”。他是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完成了南京政府和北京政府的统一,张学良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他曾多次诚恳地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然而都遭到了拒绝。1936年12月12日,他发动了西安事变。从此,他过上了五十多年被囚禁的生活。
作为家世显赫、长相俊美的美男子,张学良拥有丰富的情史。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对他衷心敬佩,然而他本性难改,与赵四小姐赵一荻相伴了72年。而且,他交往过的女友可以说是遍布国内外的各界社会名媛。
2、袁克文
袁克文是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是昆曲名家,江湖有称“南有梅兰芳、黄金荣,北有津北帮主袁克文”。由于从小天资聪慧,极受父亲袁世凯的偏爱,甚至一度成为“太子”的候选人,袁克文便养成了任性、骄纵的花花公子性格。最厉害的是,他不仅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其喜爱收藏书画、古玩等。但他不善于理财,挥金如土,后来竟然穷困潦倒。
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他的情史同样丰富。在袁克文去世的时候,天津各界人士纷纷前来送葬,其中就有上千的妓女,可见他人缘之广。
3、爱新觉罗·溥侗
爱新觉罗·溥侗是宣统皇帝溥仪的堂兄,醇亲王奕譞的孙子,因为排行老五,内外尊称他为“侗五爷”。他自幼在书房按部就班地读经史,学做诗文,钻研琴、棋、书、画,收藏金石、碑帖,精于治印,酷爱昆曲和京剧。他精通古典文学和文物鉴赏,并通晓辞章音律,是顶级的文物鉴赏大师。
他不仅善于鉴赏文物字画,而且对昆曲和京剧天赋极高,学得像模像样,对所演剧目里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规定情境有深刻领悟,又兼见多识广,博采众长,因此对不同人物都有奇妙独特的表现。他死后在开追悼会的时候,梅兰芳先生冒雨赶来,此时棺盖已盖上,后应梅先生恳切要求,打开棺盖让梅先生与溥侗先生见了最后一面;梅先生悲痛万分,含泪与他告别。他的情史不算风流。
4、张伯驹
张伯驹的父亲是河南都督张镇芳(袁世凯亲信),家里曾创办过盐业银行,资本雄厚,家业庞大。他一生钟情于诗词书画,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等。张伯驹对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痛心不已,为了收藏文物,他不遗余力,甚至倾家荡产,直至最后一贫如洗。他的藏品件件都是国宝级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上阳台帖》、唐代诗人杜牧《张好好诗卷》、宋代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卷》、元代钱选《山居图卷》等等,都是艺术史上璀璨的杰作。大多为绝版孤本,解放以后全部无偿捐给了国家。
在情史上,他一生最爱潘素,曾创作一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大获佳人欢心。当时张伯驹已有三位夫人,但对潘素却始终如一、相依相伴。
作为民国四公子,他们是京津沪上层社会极具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器宇轩昂、风流倜傥。他们历经风雨,饱受沉浮,引领民国风尚数十年,虽人去楼空,然名声依旧……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