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出自《论语·颜渊》的经典语句,在千年的时光流转中一直被人传颂,可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简短的十六个字,蕴含着儒家对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深刻思考。“非礼勿视”强调不看违背礼的事物,“非礼勿听”提醒不听不当的言语,“非礼勿言”倡导不说不合礼的话,“非礼勿动”要求不做违背礼的行为。了解其确切含义,不仅能让我们领悟古代圣贤的智慧,也能为现代生活中的自我约束和品德修养提供重要指引。
1、意思: 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论语·颜渊》。
2、【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晋,为仁由己,们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译文】颜渊请教什么是 仁”。孔子说: “克服自己的私欲,所作所为符合社会公德就是仁。哪一天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那么天下会成为仁的世界。这些所作所为都在自己,难道还要依靠别人来监督吗? ”颜渊说: “请问具体的准则。 孔子说: 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克: 约束,抑制。己:自己,此处指由自己的私欲而产生的思想和所作所为。 目:条目,细目。颜渊说: “我即使不才,也要按照这些话去做。”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