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瀚星河中,对于不同年龄段有着诸多独特而富有诗意的称谓,“束发之年”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或许会好奇,束发之年究竟是指多少岁呢?这一颇具古韵的说法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了解束发之年所对应的年龄,不仅能让我们深入探寻古人对人生阶段的划分与认知,更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束发之年”的神秘面纱,去探寻它确切的答案。
1、古人束发之年是指15岁,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在古代,男孩到了束发之年,就可以上大学读书了。在《大戴礼记·保傅》中道:“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2、古时15岁乃成童,称为束发之年,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也就是说不再是孩童,即束发入学。在《大戴礼记·保傅》中道:“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男子以二十举行“冠礼”,即加冠,可从业、从事、为官等矣。古人常指腹为婚,或者说早订婚约,待成年后再成婚。多半以男子十八(或者二十),女子十五(或者十六)。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