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毛主席的诗词犹如璀璨星辰,《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便是其中一颗耀眼之星。“七百里驱十五日”生动地勾勒出了特定战斗场面的磅礴气势。此诗句精准展现了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的神速与勇猛。这首词原诗以凝练且富有张力的语言,描绘了那段激烈的战斗岁月。了解“七百里驱十五日”所描写的战斗场景以及对原诗进行精准解释,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到诗词的魅力,更能深刻感受当年革命斗争的艰难与伟大,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这首词背后的故事与含义。
1、“七百里驱十五日”描写的是反第二次大“围剿”的战斗场面。
2、第二次大“围剿”指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对红一方面军发动的第二次“围剿”,这场战役的结果是红一方面军获胜。
3、出处:出自《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4、原诗内容: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5、译文:白云山顶的云层滚动,好像要凌空直立起来一样,山下的敌人狂呼乱喊,鼓噪而上,根据地的军民同仇敌忾,就连干枯的树木,老朽的树桩龃也齐心协力为红军助战。英勇善战的红军好像飞将军从天而降,无数的刀枪刺向敌人。
在十五天里,红军长驱直入,从苍茫的赣江到青翠的闽山,驰骋七百余里,把来犯的敌人收拾得干净利索。国民党反动派泣不成声,“步步为营”的战术破产了,叹气又有什么用!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