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鸠放生”是一个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在古代,有人将捕获的斑鸠献给国君,国君下令放生以显示仁爱。这简单的行为背后却有着值得深思的道理。献鸠放生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善举,它引发我们对善良、形式与实质等多方面的思考。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依然能给当下的我们带来诸多启示。那么,献鸠放生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真谛。
1、献鸠放生告诉我们的道理:沽名钓誉的人只注重表面工夫,不注重实际效果,总摆着一副假仁假义的姿态,做着不仁不义的事。献鸠放生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晋国建都邯郸有一个权势熏天的大臣叫赵简子,他喜欢过年时百姓替他捉斑鸠送到他的住处让他放生。
2、献鸠放生的文化背景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列子·说符篇》载:“正
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善!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
不忍是很多人的常情,放生作为零星的事件,在古代各大文明区应该都有。略略读查几本经典,
现“放生”于先秦中土,并非仅是罕见个例,而是一种影响很大的文化,“放生”高级动物则是一种化仁道式理想文化;《吕氏春秋》那种纯属实用目的、不非时杀的不杀幼鸟,并非仁者提倡的行为。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