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知屋漏者在宇下”这句经典名言,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但你知道它出自哪个朝代吗?这句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话语,其背后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朝代都诞生过众多名言警句,而“知屋漏者在宇下”能流传至今,足见其价值。探究它出自哪个朝代,不仅能让我们准确把握其出处,更能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思想潮流等,接下来就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出自汉朝王充《论衡》一书。《论衡》一书为东汉思想家王充(27年-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章和二年(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2、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人。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出身“细族孤门”,自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辩论。不慕高官,不贪富贵。晚年汉章帝下诏派遣公车征召不就。永元(汉和帝年号)年间,病死家中。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