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句经典之言常常被提及。许多人都好奇它的出处究竟在哪。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通过歌声来抒发生活境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探寻其出处,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也有助于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追溯,揭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真正的起源面纱。
1、意思:立志未遂的人,总想表达完他所想要讲的话;做工出力的人,应该歌唱出他所做过的事。
2、原文简介:出自出自《春秋公羊解诂》。东汉何休注,唐代徐彦疏。二十八卷。何休研究今文诸经,为《春秋公羊传》制定义例,使成为有条理的今文经学著作。徐彦作疏也保存了唐以前的一些旧说。是今文经学派的代表著作。收入《十三经注疏》。
3、作者简介:休(129年--182年),中国东汉时期今文经学家。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滋阳)人。何休为人质朴多智,精研六经,对“三坟五典,阴阳算术,河洛谶纬,莫不成诵”。口讷,不善讲说,门徒有问者,则用书面作答。诏拜郎中,因不合于自己的志愿,以病辞去。太傅陈蕃召请他参与政事。党锢事起,陈蕃被杀害,何休也遭禁锢。他闭门不出,用功十余年,作《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又注《孝经》、《论语》等。另作《春秋汉议》13卷,以春秋大义,驳正汉朝政事600多条,“妙得公羊本意”。党禁解除,被召为司徒掾属,拜议郎,再迁谏议大夫。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