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厨房必备之物。但你知道食用油是怎样分等级的吗?食用油的等级划分并非随意为之,它有着一套科学严谨的标准。不同等级的食用油,在品质、精炼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其等级划分,不仅能帮助我们在选购时做出更合适的选择,还能让我们在烹饪中更好地发挥各类食用油的特性。从色泽、透明度到烟点等指标,都与食用油等级密切相关。那么,食用油具体是依据哪些关键因素来划分等级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食用油等级划分的奥秘,揭开不同等级食用油背后的秘密。
1、食用油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这就是说,消费者只需看看产品标定的等级高低,就知道食用油的质量好坏了。
2、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如菜油中的芥子甙等可被脱去,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如大豆油中的胡萝卜素在脱色的过程中就会流失。
3、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大豆油中甚至还有较大的豆腥味。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