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日常交流与文字表达中,“异口同声”是个颇为常用的成语。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异口同声”指的是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形容大家说得完全一致。该成语出自《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声,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在生活场景里,无论是众人对某件事表达相同看法,还是齐声欢呼等,都可以用“异口同声”来精准描述。下面,就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的来源、用法等方面内容。
1、意思是不同的人同时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
2、异口同声,汉语成语,读音为yìkǒutóngshēng。
3、成语出处:《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声,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4、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