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往圣继绝学”这一振聋发聩之语,常萦绕在人们耳畔,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出自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使命担当。“往圣”指历史上的贤明先哲,他们留下了众多璀璨的思想与智慧结晶;“绝学”则意味着可能面临失传危险的学问。“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传承和弘扬先圣们的学术思想与文化精髓,让那些险些消逝的智慧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文化传承的链条上续写辉煌篇章。下面,让我们深入探寻其丰富意蕴。
1、意思就是继承并发扬光大圣人们的文化思想,“往圣”就是以往的、过去的、历史上的圣人,具体所指即是孔子、孟子;“绝学”就是中断了、失传了的学说,具体所指即是孔孟儒学。
2、唐、宋时期的一些儒家学人,认为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后由孟子传承。而孟子之后,则中断、失传,成了“绝学”。唐代韩愈在《原道》中就明确提出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自从周道衰落,孔子去世以后,秦始皇焚烧诗书,汉初崇尚黄老,佛教盛行于晋、魏、梁、隋之间。
3、那时谈论道德仁义的人,不归入杨朱学派,就归入墨翟学派;不归入道学,就归入佛学。归入了那一家,必然轻视另外一家。尊崇所归入的学派,就贬低所反对的学派;依附归入的学派,就污蔑反对的学派。
4、后世的人想知道儒家仁义道德学说的真谛,就无所遵从了。可见,儒家学说失坠不传,成为绝学,是由秦汉以来焚书坑儒、黄老盛行、佛教流传所导致的结果。张载也基本接受了韩愈这种看法。
5、他认为,由孔孟创立的儒家圣人之学,自两汉以下,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以至五代,千百年间,由于受到佛教、道家的冲击而中衰不彰,一直未能善续先秦儒家的学脉,致使“学绝道丧”。特别是佛氏影响尤烈。
6、为了使儒家的智慧、精神重放光芒,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被道、佛等异端思想所中衰了的儒家学说,“唱此绝学,亦辄欲成一次第”(《张子语录·语录下》)。为此,他把“为往圣继绝学”确立为自己崇高而宏伟的学术使命。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