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经济生活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常被提及却又让不少人感到模糊的概念。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着居民实际能够自由支配用于消费和储蓄的资金状况。了解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仅能让我们清晰知晓自身经济实力,还能从宏观层面洞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那么,居民可支配收入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究其定义、构成以及计算方式,为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了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之后,剩下可由居民自由支配的收入。
2、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从一个地区而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反应了当地居民的消费力和购买力。城镇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城镇住户调查,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农村住户调查。
3、国家统计局与加拿大统计局合作,对城乡住户调查实施了一体化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全国抽选出1650个县(市、区)约16万住户参加城乡一体化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覆盖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国家统计局分布在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根据统一方案和工作流程,直接组织调查户进行记账,记录调查户工资、补贴、家庭经营收支、红利、租金、利息、养老金以及交纳个税和社保费用等现金和实物收支。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