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一说法引人深思。诸葛亮才智超群,他遇到了贤明的主公刘备,君臣相得,其“隆中对”更是为刘备集团勾勒出宏伟蓝图。然而,所谓“不得其时”,是指当时天下局势已形成诸多复杂势力,曹操势力庞大,根基深厚。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已久,各方割据势力盘根错节。诸葛亮出山时,曹操已占据北方大片领土,兵强马壮。尽管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一心匡扶汉室,但在这样复杂艰难的局势下,即便有明主支持,想要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也困难重重,这或许就是“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的内涵所在。
1、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但是他出生在一个乱世之中,一生操劳是在所难免的,最后诸葛亮无功而返,病死五丈原也说明了这一点。
2、诸葛亮一心为大汉尽忠,但是他尽忠的时候,大汉其实已经是一个空壳子了,而且当时曹魏、孙吴的政权都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诸葛亮要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目标,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所谓的未得其时。
3、这句话中的,孔明未得其时,并不仅仅是指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间。未得其时中的这个“时”字指的是天时中的时,是诸葛亮出山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正是因为他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最后还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后落得个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壮结局。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