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规上企业通常被视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常被赋予诸多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规上企业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坏处”。规上企业一般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法人企业。从内部来看,规模大意味着管理结构复杂,决策流程冗长,应对市场变化不够灵活。而且由于员工众多,协调难度大,容易产生“大企业病”,降低工作效率。从外部而言,规上企业受政策关注多,面临的监管和合规要求更严格,合规成本大幅增加。同时,社会对其关注度高,一旦出现经营问题,引发的负面影响范围更广,给企业自身和社会经济都可能带来较大冲击。
1、规上企业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简称。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2、如果企业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标准,说明企业变大变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今后在当地的话语权也肯定会多起来,地方政府也会对企业重视起来,当地政府会有很多的科技项目申报,申报的机会也会大很多。
3、不仅对企业的荣誉是一项好处,例如企业所得税等也是一项最符合经济利益的好处。假如企业遇到一些困难也好解决一些。入规后规上企业要定期报送一些关于企业的报表,比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附加值以及耗能值等等,相对来说比较麻烦,这些算是一些规上企业的坏处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