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字词难以准确理解其含义,“意暇甚”便是其中一个例子。“意暇甚”出自《狼》这篇经典文言文,很多同学在阅读时会疑惑其中“意”到底是什么意思。正确理解这个“意”字,不仅有助于我们读懂《狼》这篇文章,体会作者描绘的紧张情境和狼的狡猾,还能提升我们对文言文词汇的掌握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意暇甚”中“意”的具体含义。
1、“意暇甚”的“意”,可解释为神情;暇,可解释为悠闲;甚可解释为很。“意暇甚”出自蒲松龄的《狼》,意为:神情很悠闲。《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2、原文节选: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译文: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几刀砍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