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俗语在生活中颇为常见,它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典故呢?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众多故事与话语都沉淀出了丰富内涵,这句俗语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虽常挂在嘴边,但对其典故未必了解。探寻它的出处与背后故事,不仅能让我们知晓俗语的来龙去脉,更能从中领悟古人的智慧与处世哲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典故的神秘面纱。
1、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2、典故:古时候,有个烧木炭的老汉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青山,小的叫红山,老汉快去世时,把东岗分给了青山,把西岗分给了红山。 西岗树木稠茂,能烧很好的木炭,红山很勤快,整天辛辛苦苦地烧木炭,日子过得很富裕,但三五年后,树都被他伐光了,于是红山就在岗上种了庄稼。不料一场暴雨冲走了红山辛辛苦苦种下的全部庄稼。他没有吃的,只好去东岗投奔哥哥。 东岗原来树木稀少,但青山很会规划,他先把不成材的树木伐了烧炭,然后又种上新苗;他在岗下开荒种田,喂养牛马。前几年生活很贫困,但三五年后,岗上树苗长大,岗下庄稼连片,牛羊成群。下那场暴雨时东岗上因为为树木防护,所以庄稼一点也没受损害。红山见哥哥这边山清水秀,一片兴旺,非常奇怪,就问哥哥其中的缘故,哥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你吃山不养山,终究会山穷水尽;先养成山后吃山,才会山清水秀啊!”后来,人们都称赞青山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