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这位在中国翻译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他于1912年出生,自幼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在杭州之江大学求学期间,他便开始接触并痴迷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朱生豪一生致力于翻译莎翁戏剧,在艰苦的环境下,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以一己之力翻译了31部半莎翁剧作。他的译文优美典雅、精准传神,极大地推动了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他短暂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但为中国翻译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精神与译作至今仍影响着无数人。
1、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著名翻译家。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
2、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种,部分散失,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人之一,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