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日常交流与书面表达中,“戒备”这个词并不少见,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意思呢?“戒备”主要指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或敌人的进攻等有所警戒、防备。它体现了一种警觉的心理状态和相应的防范行动。在生活里,我们可能会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产生戒备之心,比如身处陌生环境时。了解“戒备”的确切含义,不仅能帮助我们精准理解各类文本,还能让我们在恰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个词汇,下面就来详细探究一番。
1、戒备,拼音jièbèi,汉语词语,指警惕防备以应不测。如:敌人戒备森严。
2、出处:《国语·晋语三》:“内谋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习,戒备毕矣。”明·张居正《请谕戒边臣疏》:“臣看得北虏连年欵塞,目前虽若安宁,然虏情叵测,戒备宜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闻前有晋军,犹以为迎公子雍而来,全不戒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宁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