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欲为”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听到的一个词汇。它出自《论语·为政》,原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今我们所说的“为所欲为”,意思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然而,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色彩。在一些正面语境中,可能表示尽情发挥自身能力;但更多时候它带有贬义,指人不顾规则、法律等约束,肆意妄为。那么,它在具体的语句里是如何体现含义的呢?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
1、为所欲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做想做的事,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用于贬义)。
2、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监.卷一.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原文选段: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
3、释义:
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他,为他垂泪道:“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就为所欲为,不是易如反掌吗?何苦自残形体崐以至于此?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
豫让说:“我要是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我现在这种做法,是极困难的。然而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赵襄子乘车出行,豫让潜伏在桥下。赵襄子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捕获豫让,于是杀死他。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