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汉语文化的浩瀚海洋中,“因声求气”这一表述蕴含着独特而深刻的含义。对于许多人而言,或许会好奇“因声求气”分别是什么意思。“因声求气”其实是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文章的韵律、节奏、气势等紧密相关。理解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体会古典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对语言艺术的感悟能力。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剖析“因声求气”中“因声”与“求气”各自的含义,为大家揭开这一概念的神秘面纱。
1、“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
2、“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
3、词源:他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吟诵可以使我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飞翔于文学作品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