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绚丽的晚霞常常令人陶醉,那么什么情况容易出晚霞呢?晚霞的出现与多种气象条件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在晴朗的傍晚,当大气中水汽含量较为充沛时,更容易观赏到美丽的晚霞。尤其是在雨后初晴,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细小的水滴,这些水滴就像一个个微小的三棱镜。同时,当太阳处于较低的角度,阳光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波长较短的光被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等更容易穿透大气,从而使得天空被染成橙红色,形成绝美的晚霞景观。
1、早晨和傍晚容易出晚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不会发光,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
2、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因此,我们看到睛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色彩。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就是说,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滴已经很多,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如果出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