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慎独”是一个寓意深刻且极具价值的概念。“慎独”,简而言之,就是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它强调即使无人监督,也要坚守内心的原则,不做违背道德之事。“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中也有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的记载。这一理念历经千年,至今仍闪烁着智慧光芒,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意义。
1、意思:指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2、来源:西汉礼学家戴圣《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3、反义词:轻率,指言行随便;不慎重,不严肃。
4、近义词:
(1)审慎,指周密而慎重。
(2)慎重,谨慎持重,谨慎认真。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