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经典名言,犹如一盏智慧的明灯,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它最早出自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唐太宗与魏征的对话让这句名言流传开来。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兼听则明”强调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做出明智的决策;“偏信则暗”则警示人们,若只听信单方面的言辞,就容易陷入片面和狭隘,做出错误的判断。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寻这句名言背后的故事与深意。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处:《潜夫论·明暗》。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ntīngzémíng,piānxìnzéàn,意思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3、成语解释:兼: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兼听: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明:明辨是非。暗:糊涂,辨不清事实真相。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4、现代泛指:在看待某一件事的是非。从正面的角度考虑就会很清楚明白,如果从心里阴暗面分析就会很糊涂。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