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大健康时代,各类病毒的相关信息备受大众关注,鹦鹉热病毒便是其中之一。许多人好奇鹦鹉热病毒能存活多久,毕竟了解其存活时长对于有效防控该病毒、保障自身健康有着重要意义。鹦鹉热病毒作为一种能引发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不仅可能影响鸟类健康,还存在传染给人类的风险。它存活时间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制约,像环境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深入探究鹦鹉热病毒的存活时间,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吧。
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还是由于感染鹦鹉热衣原体的病鸟的粪便、分泌物等等传染的,可在动物和动物之间,人和动物之间传染。鹦鹉热病毒在低温和冻干状态下可以存活很久,但是在高温以及乙醚、甲醇等等是可以完全将其灭活的。所以家里养了鹦鹉等鸟类以及禽类,可以定期用高温或者消毒水进行消毒。
鹦鹉热衣原体喜冷或不喜热,在寒冷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但它可以在 60 摄氏度下在 10 分钟内灭活。在37摄氏度以下,2-3小时也会失去传染性。 而且鹦鹉热衣原体对乙醚更敏感,半小时内就能杀死鹦鹉热衣原体。 甲醛、酚溶液等24小时内可将其杀死。
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含有DNA和RNA,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它二分裂方式增殖并具有独特的发展周期。 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多种细胞培养体系中生长良好,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 可在-75℃或冻干状态下存活,但置于乙醚中30分钟,0.1%甲醛或0.5%苯酚溶液24小时,均可灭活,25%乙醇或40%甲醇可直接灭活,60℃加热10 分钟或 37°C加热2-3 小时可使衣原体失去传染性。
鹦鹉热的主要症状是发烧(甚至高烧)。 其他症状包括寒战、肌痛、头痛、腹泻、呼吸困难、咯血,甚至横纹肌溶解。 60%的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常被误诊为病毒感染。 看起来健康的抑菌鸟类经常在家庭中引起散发性流行病。 禽鸟聚集的地方,以及频繁接触者或相关职业群体,都会发生暴发, 例如,兽医、鸟舍和农民。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